临沂莒南相沟镇:“针”功夫绣出好日子,三义村共富工坊里传出欢声笑语
更新时间:2025-09-09 09:59 浏览量:3
清晨,莒南县相沟镇三义村的共富工坊里已传出清脆、密集的机器声响。30多名工人正熟练地操作手中的机器,一双双巧手在布料间穿梭,一件件成品服装迅速成型,不仅绣出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也绣出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早上八点,三义村共富工坊里已经坐满了前来上班的村民。大家手法娴熟地裁剪、缝制、整烫,一件件成品服装很快堆成了小山。在这里工作的都是本村或者邻村的村民,“家门口”就业让他们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
“我就是本村的,也是这个厂的第一批员工,我一个人带着两个孩,从这里上班,每月收入4500左右。这样既给家里带来了一份收入,也不耽误地里的农活。”相沟镇三义村村民王桂英表示,家门口就能实现工作、生活两不误。
“从这边上班,工作时间很灵活,很自由,也不耽误接送孩子,照顾老人,还能给上大学的老大挣点生活费。”相沟镇杨家三义村村民杨美菊也非常认同这种两不误的工作生活方式。
工坊的创办人王学君是土生土长的莒南人,早年在外打拼积累了不少服装行业经验。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决定回乡创业,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但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工坊也经历过艰难的转型期。
“我们就以服装加工为主,但是利润特别低,工人工资都发不上。后来,根据市场的发展,我们就是以订单为主,以原材料缝制加工成衣,这样利润就提高,把工人工资就解决了。”莒南县王学君服装加工厂负责人王学君表示,订单充足,工资有保障。
在镇党委政府的帮扶下,工坊及时调整经营模式,从单纯代工转向直接承接外贸订单,利润空间得到提升,工人的工资也有了保障。如今,工坊的产品远销海外,订单源源不断。面对未来,王学君也有着新打算。
“我想通过各种渠道多出去多跑跑,把内销打开,让工作岗位变多一些,把周边的劳动力也吸引过来,给村集体、村民带来更多的收益。”王学君希望更多乡亲参与到共富工坊里。
今年以来,为带动农户家门口就业增收,相沟镇以“一村一共富工坊”为目标,深入推进共富工坊建设。目前,全镇共建设共富工坊36个,其中,县五星级工坊3个,四星级工坊7个,可带动村集体增收的16个,总计带动近千人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左右。
“相沟镇将继续按照县委‘三富’行动要求,立足全镇产业发展特点,深入推进共富工坊建设,从‘小处’着手、向‘共富’发力,实现行政村共富工坊全覆盖,全力构建企业、村集体、群众多方受益的共富格局。”相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世鹏表示,继续抓好共富工坊工作,实现多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