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罗庄:房前屋后“微操作”见全域净美真功夫
更新时间:2025-07-08 00:03 浏览量:1
在临沂客户端讯 如今的罗庄区,因农村人居环境让人刮目相看。
一脚油门抵达城南,风景悄然入眼:城与村交融如画,河与池塘流淌乡愁。采摘园里笑声朗朗,露营基地茶香袅袅,山水人文之美在亲子游与自驾途中一一铺展。
昔日的南工重地,今朝更好看。循着“千万工程”足迹,罗庄区发动群众全域参与环境整治,正实现从“一片美”到“全域美”、从“生态美”到“产业旺”、从“一时美”到“时时美”的深刻蝶变。
册山街道南头村,作为人口逾万的城南第一村,如今道路整洁,飞线入地,房前屋后冬青整齐,月季吐艳。
吃过早饭,村民李洪花开始忙碌,不一会就把庭院收拾得井井有条。院门左侧的墙面上,“房前屋后系列活动示范户”牌匾引人注意。
村党支部副书记殷宝田坦言,改变始于观念:“过去随手扔垃圾、倒污水是常事。如今村民都明白,村子就是家园,‘我的地盘我来维护’,没人再愿给村子抹黑。”为破除村民疑虑,村“两委”成员开启“入户遍访”行动,挨家挨户恳谈、扫街示范,以耐心与行动点燃了村民主动美化家园的热情。
册山街道创新实施“房前屋后”系列活动,同时尊重各村首创精神,形成百花齐放之局。
庆云山下的陆庄村,状元街重现古韵,五户井清泉复流,历史故事跃然墙上,“城南小院”宾客盈门,抬头是“天空蓝”,四顾是“生态绿”,人居环境整治重写了村庄命运。
围梓村将日常清扫与积分兑换挂钩,环境整治由“任务清单”变为村民手中的“幸福存折”。
山前村更显巧思——从企业“化缘”竹子,集市购得塑料扎带,DIY制作路旁花池栅栏,仅花200元就办成了原需5万元的大事。
“我们以清洁、覆绿、美化‘三部曲’,拂去群众心头的‘泥巴’,推动环境治理从突击整治迈向长效管护。”册山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李国红介绍,“房前屋后”活动实施一年来,乡村环境美了,干群关系近了,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环境类热线工单锐减81.7%,街道综合排名从垫底跃升前列。环境之变引来发展活水:湖南科力远共享储能、北京国农集团“城南小院”等21个项目接连落地,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引擎。
褚墩镇青石塘村则经历了一场“大拆大治大建”的蜕变。曾几何时,私搭乱建挤压村道不足5米,会车都成难题。如今驱车入村,道路平整宽阔、街巷绿意盎然,让曾来村调研过的干部惊叹:“变化太大了,和印象中完全不同!”
时值正午,青石塘村党支部书记王清海热情更甚日头,招呼记者上街走走,穿行于8米宽的村道,细数村史馆、孝善广场、绿荫公园等新景的“前世今生”:“去年8月,夏连芹主动拆除门前放蒜棚,为南北街改造让道;张乃玉腾出三间旧房,无偿改建村史馆。”
为巩固成果,村内划分四片微网格,由村“两委”干部任网格长,党员和群众代表担任微网格长,督促村民“各扫门前雪”,养护门前绿植——褚墩镇正是以“动手术”与“补绿妆”并进、“抓示范”与“治全域”互促,让人居环境“面子”更靓、“里子”更实。
口袋公园在罗庄街道朱张桥西北村展现出非凡气象:10万余株植物簇拥成15处公园,涑河环绕,石桥静卧,花海绚烂,林木葱茏,俨然一座大公园。“村里配套完善、环境优美,蚊虫少了,蜂蝶多了,生活舒心,不比城里差。”村民李梦由衷感叹。
村庄蝶变背后有治理智慧的支撑。村党支部书记张利华道出关键:“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派驻第一书记助力下,我们联合周边9个村成立涑河共富公司。依托此平台,将片区村庄建成景点,户户建成美丽庭院,沿路沿河建成风景长廊,既提升生活品质,又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
罗庄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增效行动,正以党委重视、支部引领、群众自发参与的蓬勃态势全域推进。从房前屋后一花一木的精心打理,到全域规划、全域提升的和美乡村建设,长效管护机制日益成熟,罗庄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曲线不断上扬。
乡村之美,终归于人。罗庄环境整治的“真功夫”,藏于家家户户每日清扫庭院的自觉,隐于村民主动拆棚让路的胸襟,显于众人齐心巧手编织的竹篱之间。一庭一院、一街一巷的精心打理,汇成全域净美画卷,真正成为百姓触手可及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