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贫寒逆袭哈佛,靠“放下”与呼吸,德如的人生翻盘术
更新时间:2025-09-24 01:10 浏览量:2
很多人听到“德如”的故事,第一反应是:“这也太传奇了!”但在他自己看来,这一切并不神奇,只是因为他“想活下去”。
他出生在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母亲在他出生第二天就离开,刚满月就差点饿死。后来得过脑膜炎、生过重病,甚至一度被人误以为死了,被丢在羊圈里。可他活了下来。
小时候他吃过树皮、泥巴、屎壳郎,靠捡破烂、卷烟头换饭吃。五岁开始放羊,一天挣一分钱。唯一真正无条件爱他的人,是奶奶。她说他聪明,就是这一句话,给了他活下去的动力。
长大后,他练功夫、学中医、当医生、做翻译,二十多岁才开始补课,硬是从一个连小学都没读完的文盲,考上了大学。后来他出国,靠功夫站稳脚跟,最终成为哈佛的讲师,教功夫、教太极、讲禅修,还培养出上百位世界冠军——从街头少年变成世界级导师。
这不是奇迹,这是“信念+行动”的结果。
很多人以为德如的成功靠“运气”或者“拼命努力”,但他自己说:“真正改变我命运的,是‘放下’。”
曾经他负债100多万美元,被美国当地首富断言“你这辈子还不清”。但他没有崩溃,而是选择了沉下心来,继续教课、练功、保持呼吸节奏,慢慢地,一切开始好转。几年后不但还清债务,还买了房子。
他说:“放下不是放弃,而是停止内耗,让生命重新流动起来。”
他强调一个核心观点:念头是耗能的,过度思维、警惕、执念,其实都在消耗你的生命能量。而最简单、最有效的自我疗愈方式,是“呼吸”。
“呼吸是与生命链接的桥梁”,德如说,人一出生就开始呼吸,一直到死,呼吸都在。但我们却很少真正“觉知呼吸”。
通过练功、打坐、禅定,他发现:当你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时,思维会暂时安静下来,能量开始积累,身体变轻,情绪变稳,很多“病”也随之好转。
他举了个例子:一个美国将军,患癌几乎痛不欲生,靠着和德如一起“呼吸”,逐渐恢复了睡眠,情绪稳定下来,最终精神状态越来越好。
德如说:“我这一辈子,其实就是为了活着。”
他不否认自己过去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但也正是这些苦难,逼他不断成长。他强调:人是有无限可能的,但前提是你要相信,并且不断行动。
他教学生功夫、养生、呼吸、禅定,也教他们如何面对恐惧。比如他有个学生,临上UFC赛场前紧张到尿裤子,但后来靠训练和心法,不仅赢了比赛,还打败了曾经20次输给的对手。
德如说:“真正的功夫,不只是打拳,而是面对人生各种挑战时,依旧能保持稳定、清明、有力量。”
他在哈佛、耶鲁、乔治城大学等地讲课,也和全世界170多个国家的学生交流。他说,不管来自哪里、不论信仰什么宗教,人内在的需求是共通的:健康、稳定、自由和爱。
在他看来,一切功夫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以生命为本”。这不是口号,而是他用一生践行的信念。
结语:
德如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不是“拼尽全力才能赢”,而是“放下执念才能轻”。从垃圾堆里走到哈佛讲台,他靠的不是背景、关系、运气,而是信念、呼吸、持续的行动。
你的人生,也一样可以重新出发。只要你先学会,静下来,好好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