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哈尔滨市:淬炼调解硬功夫 提升矛盾化解力 赋能基层治理
更新时间:2025-08-30 15:03 浏览量:4
【中国商报焦阳报道】
8月29日,以“淬炼调解硬功夫,提升矛盾化解力”为主题的2025调解技能训练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开营。
训练营由哈尔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指导,哈尔滨市南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共哈尔滨市南岗区委社会工作部、中共南岗区委政法委、哈尔滨市南岗区司法局主办,哈尔滨于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室、哈尔滨市法通商事调解中心、哈尔滨市南岗区法通法律服务所承办。
哈尔滨市南岗区委社工部部长张红
在赋能板块,哈尔滨市著名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专家于冬梅的《枫桥经验的由来及其在新时期的强大生命力》,哈尔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审理庭庭长程泽铭的《从近年来审理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例看争议多发的新趋势新特点》,哈尔滨于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室主任于瑛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9月1日施行可能带来的挑战研判》和《社区调解中应掌握的<民法典>100个知识点》,业内人士迟宏波的《调解员职业化正在逐步形成》,从不同点位切入,深入浅出地向参加训练营的学员讲解调解的由来,应知应会的《民法典》知识点,劳动人事争议多发新动向,以及调解员职业化发展的新趋势。
哈尔滨市南岗区人社局局长吕东昊
在研讨板块,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张雪、黑龙江大学副教授王佳慧、哈尔滨商业大学副教授宁虹超、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教授陈晓雷、黑龙江能源职业学院教师徐傲、青年律师窦浴涵、哈尔滨市法通商事调解中心理事长于瑛,从不同视角对商事调解的社会需求与市场前景阐述观点,分析需求,研判方向。同时,对商事调解机构的队伍建设和商事调解人才培养提出意见建议。通过聆听专家讲解,深入了解当前商事调解的社会需求与市场前景,更新升级有关调解技能的成功做法和前沿知识。
哈尔滨市南岗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南岗区委“两新”工委书记、一级调研员张红致辞强调,举办此次训练营是区委社会工作部深入贯彻中社部、省市委社会工作会议精神的创新实践,更是回应基层治理需求的“及时雨”。社区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是基层治理的“稳定器”与“解压阀”,而网格作为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更是矛盾纠纷“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的关键抓手。本次培训把“以训促学、以学促干”作为核心,就是要让基层党组织带头人练就“真本领”,把服务群众的“初心”落到实处。张红表示,这次训练营精准补齐了社区矛盾纠纷化解的技能短板,不仅提升了社区党支部书记的专业能力,更能通过“传帮带”让知识技能辐射到全体网格员,推动基层治理队伍整体能力升级。区委社会工作部将持续聚焦基层需求,开展更具针对性、更多元化的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工作者的综合素养,让每一个网格都成为服务群众的“暖心站”,为南岗区高质量发展筑牢基层根基、注入坚实动能。
哈尔滨市南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吕东昊在开营式上表示,这次以举办训练营的新颖形式开展岗位培训,进行业务赋能,为调解员们升级更新专业知识,是南岗区人社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根据人社部党组“六化”要求,准确把握调解仲裁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健全争议多元处理机制为牵引,以提升办案质效为中心,创新制度机制、强化源头治理、加大办案指导监督、夯实基础保障,推进调解仲裁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建设的一次创新实践。吕东昊表示,作为黑龙江省首家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室,于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室揭牌以来,积极履行职责,服务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成为南岗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的有力助手。特别是于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室在短短二年多时间里,在调解纠纷、化解矛盾的同时,先后开展多场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送法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走近新业态,护航高校学生就业路,把《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工伤保险条例》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以各群体劳动者喜闻乐见的形式送到他们中间。报纸上有名,网络上有痕,电视上有影,广播里有声,朋友圈里有链接有点赞。频繁见诸国家和省市主流媒体报端,让于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室蜚声省内外,已经成为南岗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在全国人社系统叫得响的一张靓丽名片。
来自南岗区20个街道的社会综合治理骨干、人民调解员,187个社区的党支部书记,哈尔滨于瑛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工作室调解员,哈尔滨市法通商事调解中心调解员等280余人参加训练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