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央媒双屏、一版聚焦禅城:功夫文脉与城市更新同频共振

更新时间:2025-08-28 20:22  浏览量:1

禅城发布

权威的禅城声音,生动的禅城故事,尽在禅城发布。

8月26日晚,央视两个频道同时将镜头对准佛山禅城:

纪录频道(CCTV-9)《功夫佛山》第一集——老街邻里,深入塔坡社区百年鸿胜武馆,蔡李佛拳传人李伟峰正指导少年们习练“板凳功”,青砖巷道间呼喝声与市井烟火交织;综合频道(CCTV-1)《绿水青山中国答卷|绿色动能 智造佛山》则聚焦东华里古街坊与佛山创意产业园——清代镬耳山墙古建、工业旧厂房,如今化作人群熙攘、灯火璀璨的人间烟火,工业遗存与生态创新在此碰撞融合,涌动着城市发展新质生产力。

与此同时,8月27日,《人民日报》第12版特别报道以《在佛山种植超两万棵 白兰香飘岭之南》,关注禅城遍地白兰花的美丽图景,以一朵花读懂一座城,赞扬其“焕发出这座城脚踏实地、朝气蓬勃的文化魅力。”

塔坡社区被誉为“佛山初地”,承载着千年文脉。古井旁“洗过塔坡水,一年顺风又顺水”的谚语,道出当地人对传统的珍视。鸿胜武馆作为红色革命据点与蔡李佛拳发源地,170余年来不仅是武术传承地,更成为街坊邻里的精神纽带:消防员在此强健体魄;职场青年在此练拳解压、“充电补能”;少年儿童在磨炼意志、传承武术精神。

《功夫佛山》第一集——老街邻里。/网络截图

如今的禅城,武馆、“功夫角”已遍布街巷,融入市民生活。这儿早已超越习武之所,一招一式的传承,一言一语的照拂,以拳脚为笔,以心意作墨,共同续写着深巷里功夫与人间情意的悠长叙事,功夫精神赓续不息。

《功夫佛山》宣发微博截图。/禅城融媒记者贺勇

在《绿水青山中国答卷|绿色动能 智造佛山》中,当央视镜头穿越时空,扫过东华里和佛山创意产业园时,可以看到:古建东华里经“修旧如旧”改造,变身佛山顶流——岭南天地商业区,HARMAY话梅等首店与镬耳山墙共生;创意产业园更是上演了一场“工业锈带”向“城市秀场”的华丽转变,6个废旧厂房蜕变为25H快乐制造厂,以日均7万+人次的客流量、单日峰值15万+,成为“千年佛山、烟火岭南”的真实写照。

《绿水青山中国答卷|绿色动能 智造佛山》视频截图。/禅城融媒记者贺勇

无论是东华里“修旧如旧”的改造,还是佛山创意产业园的华丽蜕变,都是近年来禅城“向存量要空间”的攻坚成果。作为全国“三旧改造”先行区,禅城十余年间拆除改造3万亩低效土地,探索出“工厂上楼”的集约路径,推动“佛山之心”,向“新”而行、向“智”而进,实现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融合发展。

从蔡李佛拳“以声助势”的磅礴,到东华里修复一新的镬耳山墙与创意产业园沸腾夜市的时空交响背后,禅城用一场跨越时空的央视亮相诠释:工业雄心与生态渴望,千年文脉与城市更新,可同频共生、同向而行。

责编:董保瑞审校:董保瑞、陈晓曦、梁欣莹、李晓燕精彩回顾

2025-08-25

2025-08-25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