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10章:在“无”上下功夫,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连载1012)
更新时间:2025-07-27 17:39 浏览量:1
载(zǎi)营魄(pò)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dí)除玄鉴(jiàn),能无疵(cī)乎?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hé),能为雌(cí)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生之畜(xù)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shì),长(zhǎng)而不宰(zǎi),是谓玄德。
《道德经》第10章~18
本章的第二句箴言是:
“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hé),能为雌(cí)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这句话的核心是:在“无”上所下的功夫,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说:“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们所有努力,都为了让家国天下更好、更和谐。
当我们在“无”上有更高追求时,生活中能让我们喜悦的,就是自己的成长,是周围的改变,这种精神上的享受远胜于物质。
以爱为动力,才能无私地付出,感恩地接受,然后承载使命、砥砺前行。
人最大的力量不是一时的奋起,而是绵绵不绝的韧性。
《道德经》第二十八章说:“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柔弱其心,和静其神,虽然处下不显,但能调服刚强,避免亢奋;还能从烦恼海中沉淀智慧心。
不要怕慢,一杯水静置才能清澈;一颗心,沉淀才能看清方向。
人生的智慧,靠传授不可得,只能自己去实证、去累积,才能形成自己的认知。
认知决定命运,就像有些人衣食无忧,但内心痛苦,这种痛苦就是认知造成的。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说:“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真有智慧,无需外显,但能让自己更宁静、更平和、更坚定——这种“无”中的收获,才是属于自己的。
我们在“无”上所下的每一分功夫,都对人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一篇:《道德经》第十章:证得无我,破而后立,否极泰来(连载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