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真正的狠人,都把功夫下在暗处!曾国藩5句心法,说透成事智慧!

更新时间:2025-11-14 11:18  浏览量:1

人和人的差距,在于业余时间!曾国藩5句心法,道出成事真功夫!向我们展示了一套从管理自身到成就事业的清晰链条。

第一句:夜不出门,旷功疲神

晚上不要随意外出活动,这不仅耽误时间,还会让自己精神疲惫。

曾国藩从基础的作息管理入手,告诉我们诚实的第一原则——珍惜精力。

人的精力毕竟有限,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重要的人和事上,尤其是晚上的时光,这是个人蓄能的黄金时段。

任何无谓的消耗,都是对生命能量的浪费。极致的自律,才是成事的基础

第二句: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

有了充足的精力后,要做好心理管理。

平常没事时,心思专注于谋虑;遇到事情时,精神要集中,不杂乱。

这是曾国藩在写给弟弟们有关求学的一封家书中所说的话,目的是告诫他们,求学要认认真真,锻炼专注和深谋的本领。

曾国藩还有很多见解,比如他说:如果一本书没有看完,就不要轻易动别的书。最忌讳的是翻到哪家,貌似渊博,实际上既无恒心又无定力。

这是一种老实、实事求是的读书方法。

在这种方法指导下引申出来的做人做事原则,可以让一个人终生受用。

对我们来说,平时要多加盘算和谋划,把重要的事情挂在心头,让内心始终保持适度的紧张。一旦遇到事情时,才能做到从容不迫。

第三句: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常常沉沉地安静思考,就能在内心领悟义理,并有力应对事物。

当“静”成为生活的常态时,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持续的沉静不是空无一物的过程,而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它在内心积蓄对事理的深刻理解,形成沉稳的决断力。

遇到事情时,才能有力应对,而这些能力,正是源于平时沉静中的积厚沉淀。

这种积累绝非一日之功,所以要做好日积月累,遇到问题时才能从容不迫。

第四句:凡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

师法他人,一定要做很久才能看到收益,才能真正从中获益。

这是曾国藩在给弟弟的家书中所说的话。

后面还有一段话:“若一年换一处,是即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他举了自己学习经书和史书的例子说明,读书一定要做到理解,然后把其中阐述的道理与现实结合起来,花费大量时间去耐心体会。这样才能增长见识和本领。

曾国藩认为,只有持之以恒做好这一点,才能做好经史学问,这是唯一的方法,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对于我们来说,一定要明白,没有什么速成主义

真正的学问和技艺,需要像煲汤一样文火慢炖,让滋味慢慢渗透进去。

正是这种持久的坚持,对心性进行极大的磨炼,才能真正让你登堂入室,从中获益。

第五句:不了处看其脱略,做了处看起针线

没有明了的地方,要看对方的大模样,也要做好看对方细节的功夫。

这是曾国藩的识人智慧。

脱略,俗话说就是看样子,大致的样子;针线,就是针脚和线角,指的是很细致的实操过程。

这既是识人的慧眼,也是做事的高标准

他告诉我们,真正的卓越,是格局与匠心的完美统一

学习别人要从大略看起,再从细节和程序入手,这两点缺一不可。

缺了大略,就没有大方向;缺少细节,又不够踏实、坚实。

纵观曾国藩这五句话,我们看到的是一条从管理自身到成就事业的清晰链条。

他以极致的自律(夜不出门)为起点,修炼收放自如的心力(心在腔子、专一不杂),从而养成沉静厚重的底气(含蓄义理),并凭借持之以恒的投入(从师必久)来深化能力,最终实现格局与匠心的统一(脱略与针线)。

这套心法,为我们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如何沉下心、扎实成事,给出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引。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