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金瓶梅》玳安寻访文嫂儿:但凡名著,往往在细节处下功夫

更新时间:2025-09-23 18:42  浏览量:3

金瓶第六十八回,西门庆经由郑爱月之口,得知王三官有一个美艳的母亲林太太,动了垂涎之意,为了促成这件事,他派小厮玳安前去相邀媒人文嫂,“寻文嫂”一段,也成为金瓶全书足以封神的一段日常生活描写。

玳安骑马走了很远的路,才找到文嫂的家,这一段原著写得很绝,玳安出东大街往南,过同仁桥牌坊,进王家巷,见一个巡捕厅、一座破败的石桥、一个大悲庵,西小胡同挑着一张豆腐牌,门首一个妈妈在拾马粪。

这些充满生活化的描写,若是读者能读进去,瞬间就会被带进明代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秋水堂对这段描述赞不绝口,评价其:

敬济口中没有感情色彩的路径描述,在玳安的眼中一样样落到实处,一样样眉目生动起来。四百年来,依旧栩栩如生。我们似乎能够亲眼看到那破败的石头桥,那小小的豆腐铺,那油彩剥落的红墙,甚至闻得到那马粪的气味......不知为什么,的确蕴含一种广大的悲哀。——《秋水堂论金瓶梅》

玳安来到文嫂家后,文嫂的儿子文堂(本是丝旁,取字音相似者。)出来接见,转头去屋里,半日才端了一钟茶上来,告诉玳安说“俺妈不在家”。

从“半日”两字,读者便可看出端倪,这显然是文嫂在糊弄玳安,如果文嫂不在家,玳安进门时文堂就会告诉他,又何须进屋里待了半日,才出来告知文嫂不在家。

从这段描写能看出很多东西,不红君来一一拆解。

其一,文嫂对西门府有些意见,所以才会一张口就拒绝,而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在玳安闯进屋里,找到文嫂之后,文嫂自己倒是说出了答案:

不料文嫂和他媳妇儿,陪着几个道妈妈子正吃茶,躲不及,被他看见了,说道:“这个不是文妈?就回我不在家!”文嫂笑哈哈与玳安道了个万福,说道:“他老人家(指西门庆)这几年买使女,说媒,用花儿,自有老冯和薛嫂儿、王妈妈子走跳,稀罕俺每!今日忽剌八又冷锅中豆儿爆。”......因问:“你大姐生了孩儿没有?”玳安道:“还不曾见哩。”——第六十八回

我们读者几乎都忘了,当年西门大姐嫁给陈敬济,便是文嫂做的媒,兰陵笑笑生生怕读者忘记这件事,在此处特特一提。

恰恰是这一提,我们才猛然发觉,原来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文嫂和西门府已经如此多年没有联系了,这些年西门庆娶孟玉楼,用的是媒人薛嫂,娶潘金莲,中间人是王婆,娶李瓶儿,用的又是冯妈妈,文嫂这位旧人,在不知不觉中远离了西门府,她难免心中不快,无怪乎责怪“今日忽剌八又冷锅中豆儿爆”。

文嫂正是抱着这份不悦,才会糊弄玳安,对西门庆的邀请避而不理,却被玳安给戳破了——玳安看到院子里的驴还在,便知道文嫂一定在家,直接闯进屋里,看到文嫂和一群人正在说话,这正是我们要分析的第二点,也就是文嫂低估了玳安的智商和情商。

正如上文我们所分析的那般,文嫂跟西门府已经很多年没有交集了,跟玳安也是如此,后文中玳安说他记得文嫂当年出门总是骑驴,可见当年文嫂和玳安就相识。

按照时间线来看,如今玳安还是个少年小厮,那么当年文嫂认识的玳安,恐怕还是个孩子——正是因为文嫂对玳安的印象还停留在当年的小孩印象,导致她以为可以随便把玳安糊弄过去。

如今玳安长大了,在和文嫂的交流中,他一点儿也不落下风,甚至用荤笑话打趣文嫂:

文嫂说道:“你骑马先行一步儿,我慢慢走。”玳安道:“你老人家放着驴子,怎不备上骑?”文嫂儿道:“我那讨个驴子来?那驴子是隔壁豆腐铺里的,借俺院儿里喂喂儿,你就当我的。”玳安道:“记的你老人家骑着匹驴儿来,往那去了?”文嫂儿道:“这咱哩!那一年吊死人家丫头,打官司把旧房儿也卖了,且说驴子哩!”玳安道:“房子到不打紧,且留着那驴子和你早晚做伴儿也罢了。别的罢了,我见他常时落下来好个大鞭子。”——第六十八回

文嫂的年龄足以当玳安的母亲,玳安却用驴鞭打趣文嫂,正如格非在《雪隐鹭鸶》中所说的那般:

从斗嘴的过程来看,则由玳安主导,并处处占了上风。他的这番言辞,想必会让伶牙俐齿的文嫂心中大吃一惊,所谓士别三日,理当刮目,逼着文嫂重新审视眼前这么一个还未成年的小伙子,也迫使读者重新打量玳安这个人物。——《雪隐鹭鸶》

这里存在一个疑问,文嫂说院子里的驴不是自家的,而是隔壁豆腐铺的,自己无骑可乘,得慢慢地走去西门府,西门府距此甚远,走路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时候,这显然不符合西门庆立刻要见文嫂的要求,所以玳安用荤笑话揶揄了文嫂几句,最终答应让文嫂借豆腐铺的驴,到了西门府给钱算账,文嫂这才心满意足。

院子里的驴真的不是文嫂的吗?这一点兰陵笑笑生没有明说,金瓶里许多文字都是这样模糊朦胧,得不到明确的答案,但玳安刚进文嫂家时,被文堂欺骗说其母不在家,玳安正是通过这头驴判断文嫂在家——到底是玳安误打误撞猜对了,还是文嫂为了得雇头口的钱,故意欺骗玳安?

批书人张竹坡显然更赞同后者,他在此处批了一句:媒人生法钱处,可畏!但这也仅仅是张竹坡个人的看法,是不是如此,恐怕只有金瓶作者自己才知晓了。

本文乃“不红居士”独家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