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以绣花功夫精雕城市空间 —— 濯足廊升级焕新带来的启示

更新时间:2025-09-22 09:03  浏览量:1

木质长廊下,泡脚池热气氤氲,市民或游客泡着脚、喝着茶、聊着天,孩童嬉戏其间……日前,市城区月亮湾河畔的濯足廊升级焕新,泡池增加到11个,新增的温泉文化主题墙绘也是韵味十足,让大家沉浸式感受温泉文化。

提质扩容后的月亮湾濯足廊,已超越其单纯的“泡脚”功能,演进为一个融合温泉康养、社交休闲、文化体验、城市观光于一体的开放式“城市客厅”。

聚焦民生需求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的泡池又大又宽敞!孩子们可以在里面玩耍,我也能舒舒服服泡个脚!”在濯足廊新增的一处泡脚池前,市民陈女士正惬意地享受亲子时光。

这一温馨场景,是市城管执法委以“绣花功夫”回应民生关切、提升城市品质的生动实践,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精细化治理的样本之一。

濯足廊是我市重点打造的民生工程和城市名片,自开放以来深受市民和游客的喜爱。但随着客流量持续攀升,原有设施逐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2019年,濯足廊建设时,日均设计接待能力为300人次,而实际日均接待缺口高达200至500人次,高峰期矛盾更加突出。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今年以来,为解决月亮湾濯足廊设施容量不足、功能老化等问题,我市深入调研后决定开展改造升级,由市城管执法委牵头实施濯足廊提质扩容工程,旨在打造集休闲、康养、文旅于一体的示范性活力空间,助力“温泉+”产业发展。

“泡脚池不够,每次去都很难抢到位置”“池边水多容易滑倒,带小孩来玩不方便”“泡完脚后,随身物品没有地方放”……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市城管执法委将一个个民生诉求作为改造重点。

“改造的目是要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回应民生需求。”市城管执法委濯足廊扩容提质项目现场负责人马文龙指着一处泡脚池说道,“像这个泡脚坐凳,之前市民普遍反映偏高,坐着不舒服。对此,我们将其统一调整到适宜高度,提升泡脚舒适度。”

优化服务品质

营造便民舒适环境

新建5个泡池、翻修1处老旧泡池、新增35处联排挂衣钩、6个休闲座椅、增设无障碍通道……此次提档升级,不仅完善了硬件基础设施,更是聚焦市民游客日常使用场景,在服务上进行优化升级。

木质长廊的茶水供应点,每晚可提供绿茶、酸梅汤、菊花茶等不同茶饮,供市民解渴休憩。此外,还优化了周边绿化景观和照明系统,提升景观品质,使濯足廊和与月亮湾自然风貌协调统一。

“多考虑市民日常使用场景,服务就多一分温度。”马文龙说,为了优化服务品质,将原来的管理办公室改造成便民服务站,同时每天安排2名工作人员定时对濯足廊进行清洁打扫,确保市民每天来泡脚都能有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

“以前来就是泡个脚就走,现在泡完脚后能喝喝茶、聊聊天、歇歇脚,跟在‘家里’一样舒服,呆一晚上都不腻。”家住碧桂园的市民杨素说,现在她每周都要和家人来两三次。

擦亮文化品牌

深挖公共空间价值

走在濯足廊的木质长廊上,墙面新增的温泉主题彩绘增添一抹文化色彩:从咸宁温泉的地质成因,到咸宁温泉的历史文化沿革,一幅幅彩绘搭配文字介绍,一步一景讲述着“咸宁温泉故事”,市民泡脚时抬头可见,游客漫步时随手可阅。

“我们想濯足廊不只是停留在‘泡脚’的功能上,更想将它打造成展示咸宁文化的窗口。”市城管执法委分管负责人刘琼表示,此次改造特意将“温泉文化”作为核心元素,通过墙绘、文字介绍等形式,让市民游客在休闲中沉浸式感受“中国温泉之城”的文化底蕴。

这份文化赋能,让濯足廊的价值进一步升级。去年5月28日,央视《三餐四季》摄制组曾来此取景,让咸宁的温泉文化通过镜头走向全国。作为我市的一张城市名片,如今的濯足廊已不仅是市民的休闲场所,更成为外地游客感受咸宁魅力的“第一站”。

“泡着温泉、看着文化墙,还能欣赏河畔夜景,这才是咸宁独有的‘泉’体验,比单纯逛景点更有意义。”湖南游客陈先生带着家人体验后感慨道。

从满足“泡脚需求”到打造“城市客厅”,濯足廊的焕新升级证明:城市公共空间的价值,不仅在于功能实用,更在于通过精细服务与文化赋能,成为连接市民生活、承载城市记忆、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纽带。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