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里,突然发现:大部分功夫不需要多高的能力
更新时间:2025-09-17 14:34 浏览量:3
有读者问我,为什么单位的工作看起来那么简单,却那么难进?
我说,你这个问题本身就说明了答案。
单位的工作确实不需要多高的能力,这是事实。你去看那些岗位要求,大部分都是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文字处理、数据统计、接待服务,这些事情说白了,任何一个毕业生经过简单培训都能胜任。
但正因为门槛低,所以才设置了各种门槛。
这就像北京的房子,房子本身没什么特别的,无非就是钢筋水泥,但因为稀缺,所以价格高得离谱。
单位也是这个道理,工作内容简单,但编制有限,所以才需要层层筛选。
你想想,如果一个岗位谁都能干,那凭什么给你而不给别人?
于是就有了笔试,有了面试,有了审,有了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
这些东西的目的不是为了筛选出最有能力的人,而是为了筛选出最符合条件的人。
什么叫最符合条件?就是在各个环节都不出问题的人。
笔试不能太差,面试不能太怪,审不能有瑕疵,关系不能太复杂。这些要求看起来简单,但要全部满足,还真不容易。
很多人败在了笔试上,不是因为题目有多难,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应试的技巧。
单位的考试和高考不一样,不是考你有多聪明,而是考你有多老实。
什么意思?就是你要按照标准答案来回答,不能有太多个人色彩。
你觉得自己的观点很有道理?没用,阅卷只认标准答案。
更多人败在了面试上。单位的面试也有它的套路,不是看你有多能说会道,而是看你是否稳重可靠。
你表现得太活跃,面试官会觉得你不安分;你表现得太沉闷,面试官又会觉得你没活力。
这个度很难把握,需要大量的练习和模拟。
审更是一个玄学。你以为自己没什么问题,结果查出你家里有什么亲戚做过什么事,就可能影响结果。
这些都不是能力问题,而是门槛问题。
为什么要设置这么多门槛?因为单位需要的不是天才,而是螺丝钉。
一个天才进了单位会怎么样?他会觉得工作无聊,会对制度不满,会想要改创新。这些都是单位不愿意看到的。
单位需要的是什么?是那种能够安安静静做事,不惹麻烦,不出差错的人。
所以考试的目的不是选拔人才,而是筛选合适的人。
你能力很强?没关系,只要你能通过筛选机制,证明你是一个稳定的人,就可以了。你能力一般?也没关系,只要你通过了筛选,说明你符合要求。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单位的同事能力一般,但他们却能安稳地在那里工作几十年。
不是他们有什么特殊的能力,而是他们符合了这个系统的要求。
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总是觉得自己能力强,应该能够轻松胜任单位的工作。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错误的。
单位要的不是你能不能干,而是你适不适合。
适合包括很多方面:你的性格是否稳定,你的背景是否清白,你的期望是否合理,你的家庭是否支持。
这些东西在私企里可能都不重要,但在单位里却是决定性因素。
不一定是最聪明的,但一定是最合适的。
如何在考试中表现得既不突出也不落后,如何在面试中展现出稳重和可靠,如何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这些能力看起来不起眼,但却是进入单位最重要的能力。
很多人抱怨单位的门槛太高,考试太难,关系太复杂。
但你仔细想想,如果单位真的那么容易进,它还会是大家争抢的香饽饽么?
稀缺性决定了价值,门槛的存在保证了稀缺性。
抱怨没有任何意义,改变不了任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