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睡梦中变身“功夫大师”?医生:不是特异功能,是病!
更新时间:2025-09-15 22:18 浏览量:1
“尚主任,盗梦空间你看过么,我只要一睡觉,就像那电影里面演的一样,变身功夫大师,身怀绝技那种,什么轻功水上漂对我来说都轻轻松松,你看,我这些功夫都被我媳妇拍下来了!”说话间,刘大叔就把手机里的视频点开,只见视频里熟睡的刘大叔突然大喊了一声快跑,就开始在床上翻滚踢腿,甚至挥拳打向身边……
睡眠测试(通讯员 供图)
近日,湖北襄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患者,他有一项特异功能,可以把梦境真实地演出来,比如打人、踢腿、跳起、说话甚至游泳,可刘大叔醒来后却浑然不知,只记得自己做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梦。他的这一情况可把身边的家人吓坏了,一度以为刘大叔“撞了邪”,可是各种偏方用尽也没有效果,多次反复、辗转求医后,家属带着刘大叔找到了神经内科睡眠中心主任尚芙蓉。在对患者完善了多导睡眠监测检查后,刘大叔被确诊为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简称RBD)。
尚芙蓉介绍道,这种看似“闹剧”的睡眠现象,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疾病RBD。这是一种睡眠期异常行为疾病,发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在正常情况下,这一阶段虽然大脑在“做梦”,但我们的肌肉是处于“瘫痪”状态,身体无法随梦而动。而在RBD患者身上,这种肌肉抑制机制出现了问题,他们在做梦时,身体会真实“演”出梦境中的情节。
据介绍,RBD临床主要表现是梦境演绎行为,包括鲜活、恐怖或暴力的梦境及其与梦境相关的梦呓及肢体动作和情绪反应。典型表现是睡眠期间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行为甚至是暴力行为,如殴打床伴,甚至下床活动,伤人或毁物,动作比较粗暴、猛烈,如拳打脚踢、翻滚、跳跃、呼喊、反复坠床等,严重者可出现脑硬膜下血肿、腰椎及下肢骨折等;也可能表现为非暴力行为如大笑、唱歌、跳舞等。发生频率不一,严重者每晚均有发生。绝大多数患者仅主诉睡眠期间身体受伤,就诊原因常常是因喊叫、动作行为惊扰到床伴或醒后发现身体受伤。女性患者相对来说少有暴力内容的梦境,在梦境中多扮演受害者的角色。个别患者在睡眠中仅表现为频繁的肌肉抽动和喃喃自语,但自觉睡眠正常,醒后能够叙述像梦境一样心理活动。
RBD不仅是一种独立的睡眠障碍,其与帕金森病、多系统萎缩、路易体痴呆等多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有着密切关联。有研究证实,RBD是帕金森病运动前驱期的重要生物学表型,可比帕金森病早5-10年出现。数据显示,不经治疗的RBD患者,5年以后约有38%发展成帕金森病,12年以后,约67%的患者发展成了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而在帕金森病患者中,约60%的患者都有RBD表现。尚芙蓉表示,当患者同时出现嗅觉减退,便秘和RBD时,就要高度警惕帕金森病的可能。
“RBD的患者经过规范治疗,90%的患者可以消除大部分症状,减少激烈的暴力行为。”尚芙蓉表示,如果自己或者家人出现睡眠中大喊大叫、拳打脚踢的现象,一定要高度重视,这绝不是一场噩梦那么简单,需要尽快到睡眠专科门诊就诊,及时完善多导睡眠监测。“早期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是打败RBD的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