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幅草书,突然懂了“不一样”的底气
更新时间:2025-09-14 15:59 浏览量:2
第一次见这幅草书,没先品出笔法的妙,倒先被这十个字戳中了——原来早在千年前,古人就把“随大流”和“做自己”的区别,写得这么透彻。
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刻?看着身边人都挤去考同一份证、追同一个风口,明明心里没底,却还是跟着往前凑,总怕自己“落单”;刷到别人晒的“标准人生”——几岁结婚、几岁买房,再看看自己的节奏,忍不住慌了神,觉得“和大家不一样”就是错的。就像一片密密麻麻的树林,棵棵长得相似,没人会特意多看哪一棵,我们总在这种“相似”里找安全感,却忘了自己原本该是什么模样。
可草书里的“独树”,偏不这样。它不管周围的树长得多整齐,只管朝着自己的方向伸展枝丫。就像那些在生活里“敢不一样”的人:有人在大家都追求“稳定”时,选择去做小众的非遗传承,一笔一画熬着慢功夫;有人在别人都忙着“内卷”时,转身回到乡下种果树,把日子过成了诗。他们不跟别人比速度,只跟自己比初心,反倒活成了让人一眼记住的风景。
再看这幅草书,笔墨里藏的哪里是树?是提醒我们:不用怕和别人不一样,敢于做“独树”,才是对自己人生最好的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