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江西农村“好儿媳”的22年:用“笨功夫”,把“孝”写成最暖的诗

更新时间:2025-09-13 12:15  浏览量:2

“我媳妇比女儿还亲哩!”江西九江市彭泽县棉船镇朝阳村,92岁的婆婆坐在床头,摸着王小毛的手笑出了满脸皱纹。此时,王小毛正蹲在地上,给婆婆揉小腿——这一幕,已经重复了22年。

一、2003年的“转身”:放弃打工,她成了“全职儿媳”

2003年的冬天,王小毛28岁,正在浙江一家服装厂打工。那天,她接到丈夫的电话:“妈双眼长了脂肪瘤,哮喘犯得厉害,连饭都吃不下了。”放下电话,她立刻收拾行李,买了最早的车票回村。

“那时候,村里的年轻人都想着出去赚大钱,我也想,但婆婆是家里的‘老宝贝’,我不照顾她,谁照顾?”王小毛说。放弃每月800块的“高收入”(相当于当时农村半年的收入),她从此成了“全职儿媳”。

图片来源网络

二、“五年没睡整觉”:那些藏在“夜间”的坚持

婆婆年过九旬后,病情越来越重:双眼脂肪瘤导致视力模糊,哮喘发展成慢阻肺,每晚要吃3种药,还要做15分钟雾化。为了方便照顾,王小毛在婆婆房间支了一张小床——这一睡,就是五年。

“每天晚上,我的闹钟要定三次:10点喂降压药,12点帮她翻个身(防止褥疮),凌晨2点做雾化。”王小毛说,“夏天蚊子多,我就点两根蚊香,自己被咬得满腿包;冬天冷,我就把婆婆的被子捂热了,再帮她盖好。”

近五年,她没睡过一个完整觉。婆婆住院时,她寸步不离:喂饭要吹凉,擦身要用温水,按摩要轻,守夜要熬着——连医护人员都感慨:“这样的儿媳妇,比亲女儿还贴心。”

三、“细节里的孝”:让婆婆“有尊严地活着”

婆婆行动不便,但身上永远干净清爽,衣物每天换一次,被褥每周晒一次。“我婆婆爱干净,即使不能动,也要让她穿得舒服。”王小毛说,“我每周给她剪一次指甲,梳一次头,擦一次身——她身上从来没有异味,屋里收拾得亮堂堂的。”

为了防止婆婆久坐生褥疮,她定了“每两小时翻身”的闹钟;为了让婆婆吃好,她每天变着花样做“软烂菜”:清炖排骨(炖3小时,骨头都酥了)、南瓜粥(熬得黏糊糊的)、蒸鸡蛋(加一点牛奶,更嫩);为了让婆婆开心,她常邀邻居来家里聊天,婆婆笑得合不拢嘴:“我家每天都像过年一样热闹。”

四、“比女儿还亲”:婆婆的话,是最暖的认可

“我媳妇比女儿还亲哩!”这是婆婆常说的话。有一次,婆婆住院,王小毛陪了她七天七夜,人瘦了一圈,却笑着说:“有我在,别怕。”婆婆拉着她的手,眼泪掉下来:“我上辈子修了什么福,遇到你这样的媳妇?”

村民们都说:“小毛照顾婆婆,不是‘应付’,是‘用心’。”左邻右舍的阿姨们,都把王小毛当“榜样”:“我家媳妇现在也开始学小毛,每天给我做早饭,陪我聊天。”

五、“九江好人”:她的故事,成了“孝”的教科书

2025年,王小毛获评“九江好人”(第三次)。评委说:“她用22年的坚持,证明了‘孝’不是口号,而是每一顿饭、每一次擦身、每一晚的陪伴。”

王小毛的故事,像春风一样吹遍了朝阳村。现在,村里有几个年轻人,也开始放弃外地的工作,回到农村照顾老人:“小毛说,‘老人的日子不多了,能多陪一天是一天’——我们也想做这样的‘好儿女’。”

结语:“孝”是什么?是22年的“不放弃”

有人问王小毛:“22年照顾婆婆,累吗?”她笑着说:“累,但看到婆婆笑,就觉得值了。”

其实,“孝”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事,而是:

22年的每一顿热饭;

每一次轻轻的擦身;

每一晚的陪伴;

每一次让婆婆开心的“小把戏”。

王小毛用22年的“笨功夫”,把“孝”写成了最暖的诗。她说:“我没做什么大事,只是把婆婆当成自己的妈,好好照顾她。”

这,就是最动人的“孝”。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