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喜欢看“干货”,是因为你根本不想下什么功夫
更新时间:2025-09-12 00:40 浏览量:1
常有人跟我说,“飞鱼,你多分享点干货”,转头就见他收藏夹里堆了几十上百篇。
但我发现,好多人爱囤干货,根本不是想好好学,是怕真要下功夫。
你知道的,点开收藏键多简单啊,手指一点就完事,好像收藏了就等于学会了。
可真要让他坐下来,把干货里的招儿拆开来用,他就开始找借口:今天太累、明天再弄、等有空再说。
说白了,囤干货就是给自己找个“我在努力”的假象,真要动真格的,就怂了。
我之前也犯过这毛病,看到好的写作技巧、职场方法,立马就收藏。
结果呢?收藏夹堆得像小山,真要用的时候,连在哪篇文章里都找不到。
后来我狠狠骂了自己一顿:光囤有啥用?能当饭吃还是能涨本事?
我发现,与其当“收藏家”,不如当“拆解工”。
比如看到一篇写作干货,我不先收藏,先找里面最能直接用的1个点,当天就试着用。
就像上次看到“写开头要抓痛点”,我当晚写文章就照着试,写完再回头看,比光收藏管用10倍。
咱们别贪多,每次就抓1个能用的点,用会了再拿下一个,比囤一堆没用的强。
总有人问我,“是不是我干货看得不够多,所以没进步?”
其实真不是,我见过有人收藏了上百篇职场干货,连最基础的“汇报工作分3点说”都没学会。
你知道的,干货这东西,不是越多越好,是用得越透越好。
我自己学写作,就盯着“人物对话要像聊天”这一个点练了半个月。
每天写的时候都提醒自己,别写那些文绉绉的话,就像跟咱们邻居聊天一样说。
半个月下来,读者都说我写的东西接地气,能看进去。
所以别再问“够不够”,先摸摸胸口问问自己:收藏的干货里,你真正用熟的有几个?
我琢磨了好久,为啥有人囤了一堆干货却不用?
后来我发现,根本不是懒,是怕——怕自己花了功夫用了,结果没效果。
你是不是也这样?总想着“等我找个最管用的干货,一次就成”。
可咱们普通人哪有那好运气?我写文章的时候,试了十几种开头方法,才找到读者喜欢的。
其实真不用怕,哪怕用了没效果,至少知道这条路走不通,总比囤着不动强。
你就想,试错也是进步,总比天天抱着收藏夹,假装自己很努力强吧?
说了这么多,也不给你整虚的,就给个能直接上手的招。
明天早上起来,别先刷手机囤干货,先打开你的收藏夹,找一篇你觉得最有用的。
然后就挑里面最简单、最能直接用的1个点,比如“汇报工作先讲结果”“写句子别超过15个字”。
当天就用一次,不管是上班跟领导汇报,还是跟朋友发消息,用上就行。
我发现,只要你迈出“用”的第一步,就会发现:原来干货不是用来囤的,是用来用的。
你也别想着一口吃个胖子,每天用1个小干货,慢慢攒,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