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这篇文章,“后背行拳”,慢慢练上身
更新时间:2025-09-11 05:00 浏览量:1
星云盘旋,银河横空。有人气势大,能量足,犹如金刚站堂。有人功夫深,法理透,好似菩萨下凡。内功深,脚底没声,步子稳,拳架不乱。核心给下盘供能,下盘带着上盘走。
海上飘大雪,梦中遇白马。学拳,在一个悟字。悟不是分析,而是体会。身体会了,于是有了体感。感觉对路,顺着感觉走,路就通了。体感先于思维,脑子没思考,身体先启动,培养下意识。
一黑一白,两个禅机。意的显化,就是结构。不要用力,要用结构。两人都练单鞭,意不同,劲就不同。老李打单鞭,非常绵沉,气感浑厚,像个不倒翁。老周打单鞭,极其灵动,随时弹抖发力。
星星点点,皆映我心。百会提领,泥丸凝聚。撑开关窍,往回抽筋。松紧承扶,冲门开合。掌根一旋,劳宫深吸。丹田忽缩,尾闾内卷。足弓隆,跟腱腾,脚掌碾,涌泉吸。
练功夫,就是磨性子,心性圆了,劲也就圆了。有功夫的像口钟,身上内劲绵密,动态浑厚沉稳。没功夫的像根草,轻浮软弱,中气不足。腰脊如龙,龙最善变化。扩背如虎,虎用身后发力。
善用后背的人,功力提高就快。行拳时,后肋与背阔肌,也在不停自旋。用后背的圈,催动手臂的圈。后背像个大转盘,云手也好,单鞭也罢,多体悟旋腔揉背,内劲催动后背,暗暗鼓荡。
利用胛骨开合,训练后背扩张力。旋动肋膈,帮助后背练出球劲。后背练出球劲,用后背抽拽四肢的筋。行拳时,八面支撑,后背开合且旋动,牵动骨骼拧绞,暗暗往回抽筋。
譬如,一张大网,周边都撑开,扩张开外围,然后从网中间,往回拉大网,在网中间不停划圈,周围的网,就会被牵动,进而鼓荡。练拳如是,外围大圈,要八面支撑,后背圆活鼓荡,牵动四肢筋膜运动。
时而扩背抽筋,时而拔背拧骨,时而旋背揉窍。后背能指挥手了,劲路就长了。内劲通过后背,往手上导引。后背一动,带动节节贯穿,后背一动,带动层层波浪,这就高级了。太极浮屠原创文章,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