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琴,凡是做到这些的学琴者,都能练会、练好
更新时间:2025-08-16 16:51 浏览量:1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过排队的经历。
无论是在景区排队等候参观,还是在超市排队等待收银,等待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修行”。
这几天,我就在一个景区的排队中,悟出了一些可以帮助我们练琴的“哲理”。
①排队只要去排,总能排到自己;练琴只要去学、去练,或多或少也总能有所收获
看上去排队的队伍很长,在自己前面还有很多人,还要等很久,但我们潜意识中也都有个“微弱的认识”,就是:
只要去排队,一点点地跟着前面的走,不在意快还是慢,总会有排到自己的时候。
练琴的整个过程,其实也是这样。一门乐器看起来要学很多年,才能真正掌握一些演奏要领,有些乐器甚至很久还未能“入门”。
但只要能先把心态放平,不考虑结果,只先去“排队”,也就是先让自己学起来、练起来,进入练习状态,哪怕每次学的内容很少,练会的更少,只要别停下,就算是跟着“大部队走起来”了。
其次,如果再能持续一些的话,比如做不到每天都练,那可以两三天练一次,或者逐渐形成了有空就练的习惯,这便是排队过程中,能始终“跟随前方大部队”的表现。
有时,“大部队”会走着走着就停下,就像练琴中遇到了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处于“瓶颈期”。此时不仅是练习进度没有变化,演奏技术也会暂时“停滞不前”。
但你只要愿意持续在这件事上投入,更享受每次练琴的过程,哪怕暂时不进步也愿意练练,那么相信这些“瓶颈”,被突破也是早晚的事。
排队中就能体现这一点。哪怕整体上走得再慢,只要最前端的人与事在正常进行,那么整体上就会形成“流动”,就会逐渐都动起来。
②排队中最怕的,就是“中途跳车”;练琴最怕的,也是心浮气躁
昨天我在排队的过程中,就见到了这样的情况,而且还是我前方的人在“中途跳车”。
其实在他们“跳车”没多久,整个队伍的前进速度忽然快起来了,也许是最前端效率高起来了。
所以“中途跳车”的人们,最为可惜,也是最浪费时间与精力的做法。
练琴中的“中途跳车”,不仅表现为练着练着换曲目,甚至直接换成另一门乐器,还表现为因心浮气躁,练得“瑕疵”、错误太多,最后只能重新放慢速度,进行“返工”练习。
俗话说,“功夫不怕有心人”,其实功夫也“只怕”有心人。这里的“有心”,就是耐心,是那种想得不多,甚至都没想清楚的“傻傻的耐心”。
其实练琴不需要多么聪明,反而一些“笨学生”,能在学乐器路上看到花开,收获颇丰。
所有“中途跳车”的“聪明”学琴者,最后不仅学乐器没学到什么,只跟着“走了个过场”,就连其它事情,哪怕是生活中的小事、琐事,都不一定能够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