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融媒快评: 深耕三尺讲台 争做“大先生”

更新时间:2025-09-09 09:51  浏览量:3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九月的微风,轻轻拂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三尺讲台上的粉笔灰里,藏着无数个关于成长的故事。随着第41个教师节悄然来临,在这个属于教育者的节日里,不仅是对耕耘者的礼赞,更是一场关于“大先生”的集体召唤——当“打造教育强县”的号角响起,会宁需要更多“大先生”扎根乡土,用信仰、学识与热爱,为学子点亮人生的灯塔。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航者”“点灯人”。过去一年,会宁教育交出亮眼答卷:“三苦两乐”教育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教育质量稳步攀升,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师队伍活力迸发。这些成绩的背后,是无数教师在三尺讲台上的默默坚守,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奉献。

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需立“鸿鹄志”,做信仰坚定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会宁教育的根脉里,始终流淌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红色基因。广大教师要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为根本遵循,把家国情怀融入课堂,将理想信念化作行动,在三尺讲台上厚植学生的精神底色,让“大先生”的信仰之光照亮学子前行之路。

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需练“硬功夫”,做学识渊博的“授业者”。教育是“点燃火焰”的事业,而非“填满容器”的机械劳动。面对知识更新加速的时代浪潮,全县广大教师更要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既要深耕学科知识,锤炼“一桶水”的底气;又要关注教育前沿,掌握“新方法”的巧劲;要贴近学生需求,用“活知识”激发求知欲。唯有以扎实学识为基、以创新教学为翼,才能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世界的窗口,让“大先生”的智慧之泉滋养求知新苗。

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需怀“慈悲心”,做温暖心灵的“守护者”。教育的温度,不在教案的字里行间,而在晨读时和学生一起朗读的琅琅书声里,在学生躲在教室角落抹眼泪时轻轻拍过的肩膀上。“亲其师,信其道”,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始终胸怀仁爱之心,以教育家精神“擦亮”教书育人底色,心系学生、心系教育,甘愿成为学生勇攀高峰的“人梯”,乐于扮演学生披荆斩棘的“铺路石”,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每一名学生身上,做到学习上多帮助、生活上多关心、心理上多疏导,让“大先生”的仁爱之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守护教育初心,担好育人使命。

教育是灯,有人提灯,有人接灯,灯灯相传,方能照亮远方。在会宁这片浸润着红色基因的土地上,广大教师正以“大先生”的姿态深耕三尺讲台,用信仰、学识与热爱书写教育华章。让我们共同致敬这些“燃灯者”,支持这些“筑梦人”,让“大先生”的火种在会师大地生生不息,为建设教育强县、托举民族未来注入更强劲的力量!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