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羊一天到底喂几次?次数不对功夫白费,分3种情况喂才长得快
更新时间:2025-09-03 02:39 浏览量:3
“每天喂几次”听上去像个简单的数字题,却常把新人拖进养殖泥潭:有人图省力一天两顿,有人勇猛三顿加宵夜,结果同样站在圈里,羊的肚子一个瘪一个鼓,差距一眼就能看出来。
论坛里争论多年没结果,我干脆跑去请教在山沟里养了25年羊的老马头,他只说了一句:“先问羊是谁,再谈几顿饭。”这句话像锤子,先把“统一答案”的念头敲碎,再慢慢拼出适合不同阶段的喂法。
四胃反刍动物的胃容量虽然总量不小,但单次有效容积有限,尤其是瘤胃初成熟前的羔羊,更像是兜不住东西的小杯子。喂得过少,血糖波动;喂得过猛,酸中毒、胀气也会找上门。老马头的原则是:频率随日龄走,配方随目的变。
他把整个喂养逻辑分成三条线:羔羊保命线、母羊产奶线、育肥盈利线。只要记住对应的节奏和配比,剩下的就是执行。
先说羔羊。断奶到90天是“易碎期”,胃肠功能弱,靠的是“小餐+高能量”保命。老马头定了四个时间点:早7点、11点、15点、19点,每顿量都不多。
配方比例是一份碎玉米加两份切细的嫩草,外加0。2%的复合微量元素预混粉,搅到羊鼻子闻不出单独的玉米味儿停止。这样既控制了颗粒粗纤维,又保证能量。
小刘去年头一次养20只羔羊,起步时图省事一天两顿,半月后死了仨,剩下的整天缩脖子。改成四顿外加电解多维水,三周体重追平,90日龄平均比村里同批羊多出2。3公斤。
经济账也直观:同样20只羔羊,存活率从85%拉到95%,每公斤羔羊价格按35元算,一来一去多进账两千多。对小规模养殖户来说就是一笔饲料钱。
再看母羊。母羊要分两段——空怀与孕哺。空怀阶段目标是“维持”,吃太好浪费饲料还会导致肥胖难配种;一天两顿足矣,早8点粗干草,晚6点草中掺少量精料,保证膘情在3分到3。5分之间。
怀孕45天之后进入高需期,羊胎快速长,母体合成乳腺组织也启动,这时再吝啬顿数就等着产后“没奶跑药房”。老马头把顿数提到三次:早精中草晚精草混合,日粮粗蛋白提高到14%,在原来草料里多加300克豆粕或菜粕。
苜蓿是他的“秘密武器”,中午投喂,纤维软、钙磷配比好,能拉高奶量。陈婶去年两只母羊产羔后奶水不足,羔羊靠奶粉度日,花钱不说还拉下体质。今年按老马头方案喂了60天,母羊自己带大双胞胎,保育费直接归零。
最后到育肥羊,也就是“肉票子”。老马头把它拆成前期骨架期和后期沉肉期。前期一天三顿,精草比1:3,目的是让日增重稳定在250克以上,骨架舒展开。
后期改为两顿,但精料猛增到草料两倍,淀粉和能量把沉积速度抬高。关键点是“八分饱”,看见羊嚼速放慢就收槽,防止过料浪费也避免瘤胃酸化。
他给我看过账本:50只育肥羊按这种节奏出栏平均提前21天,每只多长3。6公斤肉,按今春收购价21元/公斤算,毛利多了近四万元。
听到这儿,新手还常问:“我怎么判断到底喂多还是少?”最笨也最靠谱的办法就是观察料槽:餐后15分钟还有明显抢食,说明量小;30分钟剩料超过一成,量大或频次不对。另一个信号是粪球,如果突然变软带酸味,多半精料扎堆。
兽医李博士补充了实验室数据:瘤胃pH 6。2-6。8区间产酸最稳,当pH跌到5。5,纤维素菌群就大量死亡,反刍动作减少。频次过少或精料过猛都会把pH推向危险区,这也是老马头坚持小而勤喂的底层原因。
饲料厂工程师张工则提醒,配方再好也别忘饮水,一只70公斤的育肥羊日需水量9-10升,你把草料调到完美比例,缺水一样不长肉。
所以“喂几次”不是玄学,而是一份跟时间赛跑的计划书。先把羊分好类型,再把对应的顿数和饲料写进表格里,坚持两周就能看到体况变化。
如果你正站在羊圈边犹豫要不要换喂法,不妨先挑一栏实验,并把pH试纸、体重尺、料槽残渣都记录下来。数据说话,比任何“经验贴”更诚实。
养羊人最怕的不是出错,而是用别人的错误安慰自己。试着给羊多一点针对性的关照,它们回报你的速度往往超出想象。祝你下一个清早进圈时,看到的是一圈抢食、咩声震天的健康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