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进大厂的实习纯属生意
更新时间:2025-09-01 08:00 浏览量:5
张悦
据报道,不少中介机构以“内推、保录取”为噱头,明码标价售卖大厂实习机会,声称“2万元左右便可进大厂”,甚至宣称与上百家企业人事有合作关系,不少大学生为之心动。
数据显示,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达1222万人,再创历史新高。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也倾向有实习经历的大学生。面对就业形势,很多大学生开卷实习经历,既让简历更“好看”,也变相提升竞争力。大厂实习机会,正是大学生眼中可为求职镀金的香饽饽。
部分中介机构抓住大学生的焦虑心理,利用他们存在的信息差,设下实习机会的诱饵。比如,有中介与部分公司在职员工勾连,通过线上引流诱导签约,收取高额报名费。大学生花大价钱买到实习机会,但根本没法系统接触项目的完整内容,甚至连正规实习证明都拿不到。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中介的渲染进一步增加大学生的实习焦虑。社媒上频繁出现的中介引流帖、广告帖,制造出“再不实习就来不及了”的紧张感。一些大学生甚至大一就开始卷实习,起跑线越来越提前,未尝不是受到实习生意的影响。
实习或可花钱走过场,但就业市场不会在招聘时走过场。靠付费实习堆出来的光鲜履历,不仅经不起面试,还可能影响求职者诚实形象。如果岗位有猫腻,更会给求职带来麻烦。
实习,就该实字当头。中介机构不该将大学生实习当作牟利的工具。市场监管等部门和各平台应有所行动之外,高校更应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帮大学生对接实习机会、缓解实习焦虑,让他们在有效实习中收获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