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映军营,薪火永传承
更新时间:2025-08-30 23:42 浏览量:3
——老兵
离别的日子愈近,训练场上那些身怀绝技的老兵却更显忙碌——他们悉心点拨,把磨练了多年的“硬功夫”、“真本事”一一相授!擒敌教员杨班长,在训练场上带着新兵重复练习擒敌拳,逐个纠正动作,强调“练擒敌是为了让反应刻进骨头、形成本能”,把一身硬功夫揉进新兵的一招一式里。
卫生员向阳拿着三角巾给新兵示范:“三角巾包扎得缠紧,不能松松垮垮,打结在外侧才不硌伤员。”他翻开那本已经泛黄、记了五年“实战案例”的笔记本,指尖点着密密麻麻的字迹:“这些救命的本事,得刻在骨子里才放心。”
炊事班长张政站在菜案旁,手里的菜刀起落得飞快:“切配要匀,刀工要细。”他指着身旁的“食谱笔记”——上面记着荤素的比例、营养的搭配,“咱们的三尺灶台连着战斗力,只有饭菜做的香,战士们训练才更有劲。”虽然临近复退,但老兵们仍在岗位上手把手教着,把日复一日攒下的细致与担当,稳稳的传下去!
学习室中,即将晋升上等兵的小曹深吸一口气,郑重地捧着刚刚完成的版画,画面定格在训练场上汗水浸透迷彩的瞬间。“今天站在这里,捧着这幅画,心里有太多的感谢想送给老兵李贺琪。”小曹回忆说,“中队版画这门已经传了十年的手艺,是你一点一滴、手把手教给我的。你那句‘多刻,每一幅精彩瞬间,都是对青春迷彩的临摹’,不仅引领我刻下了一个个战友的奋斗模样,更让我懂得了传承版画的意义!”
“抓画面要‘眼疾手快,镜随眼动’,写稿得‘反复推敲,简明扼要’……”即将复退的老兵强畅通倾囊相授两年积累的写作经验和拍照技巧,句句都是实战心得。“光靠华丽的词藻堆不出真情实感,”他说,“咱们笔头相机里要有‘三贴近’——贴近中队、贴近训练、贴近战友,这才能让新闻报道更有温度!”
从拳头上的力量到药箱里的细致,从灶台边的烟火到笔尖下的故事,每一位即将卸甲的老兵,都在用最质朴的方式完成着这场“本领交接”。
老兵们,感谢你们把汗水浸过的经验、岁月磨出的智慧,毫无保留地塞进我们的行囊;感谢你们把“担当”二字,揉进我们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里,陪着我们在军营的路上走得更稳、更坚定。
老兵,祝愿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前程似锦、再创辉煌,谢谢你们!
作 者|高 旭、王 鑫
摄 影|冯 达
总 编:原 勇
主 编:李洪源 赵芳斌
责任编辑:赵明坤
值班编辑:宋飞宇 刘文迪
投稿邮箱:157001417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