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丨玉屏以“绣花功夫”织就侗寨新画卷

更新时间:2025-08-31 00:06  浏览量:3

初秋时节,漫步贵州省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的乡间小道,一幅生态与人文交融的美丽乡村画卷跃然眼前:㵲阳河岸的侗寨木楼鳞次栉比,庭院花木扶疏,分类垃圾亭有序分布,昔日的残垣断壁已蜕变为生机盎然的小微菜园……

雨中的玉屏侗族自治县城区,河流、山峦、道路、建筑以及天空悬挂的彩虹交相辉映,美如画卷。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事关广大农民群众根本福祉,事关美丽中国建设。玉屏侗族自治县坚持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核心抓手,借力粤黔东西部协作东风,高位推动、精准施策、系统治理,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动乡村环境由干净整洁向赏心悦目转变,实现“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

统筹谋划,高位推动,构建全域整治新格局

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始终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精心部署,强力推进。

玉屏自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联合制定了《玉屏侗族自治县“两清两改两治理”及农村卫生家庭建设行动的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为行动开展提供坚实政策保障。

新店镇美丽乡村大湾村。

牢固树立“绣花功夫”理念,不满足“一片美”,追求“整体美”。聚焦公共空间整洁有序、农户庭院干净美观,推动整治工作由村庄面上清洁向屋内庭院、村庄周边拓展,由“清脏”向“治乱”深化。

各乡(镇、街道)明确各方责任,基本建立“五有”(即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同步建立基础设施管护标准和规范,推动卫生厕所、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及村庄保洁等一体化运行管护。

‌聚焦核心,精准施策,推动村庄颜值新提升

玉屏自治县以“两清”(清脏治乱、清理残垣断壁)、“两改”(改厕、改圈)、“两治理”(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为突破口,分类施策,攻坚克难。

志愿者在舞阳河岸边捡拾垃圾。

锚定核心目标,建立“网格化+责任制”管理模式,对房前屋后、道路沿线、河道沟渠等重点区域的建筑垃圾、废弃杂物进行拉网式排查整治。大力实施村庄清洁行动,规范堆放杂物柴草、农具建材等。

对长期闲置危房、废弃圈舍等安全隐患,采取“一户一策”精细化治理,通过拆除复绿、改造利用等方式,消除安全隐患,美化村容村貌。各乡(镇、街道)组建“清洁突击队”开展志愿服务,重点清理死角、沟渠、废弃物,帮扶困难群体清理庭院,2025年以来完成重点区域整治100余次,农户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得到全面清理。

‌深化“两改”提质,补齐民生设施短板。坚持因地制宜、惠民利民原则稳步推进。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户厕改造3220户,各村公厕覆盖率达100%。建立“镇级监管+村级管护”长效运维机制,确保“管用、好用”。加强宣传引导和技术支持,引导农户维护户厕、村级维护公厕卫生。结合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引导农户实施圈舍标准化改造,推行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2025年以来完成圈舍改造21个,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舞阳村龙相菊家最美庭院。

‌聚焦“两治理”增效,优化生态环境质量。着眼标本兼治,系统推进。整合中央预算内资金、财政衔接资金、粤黔东西部协作援助资金3347万元实施“四在农家·和美乡村”特色小寨项目,因地制宜采取集中与分散处理相结合的方式,新建污水治理点85处、惠及2500余户,实现全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提升至60%以上。

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处理体系,配备专职保洁员670名,生活垃圾日清运率达100%。着力优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布局,调整更换垃圾车10台、垃圾桶(箱)216个(组)、果皮箱85个,不断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程。

创新机制,全民参与,激发长效治理新动能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玉屏注重激发农民主体作用,探索多元共治模式,确保整治成果可持续。

‌创新推行“积分+”治理。因地制宜制定《积分制管理办法》《环保超市积分细则》,将庭院美化、垃圾分类、公共区域维护等纳入积分内容。每月评比“卫生家庭”,给予10~30分积分奖励。设立18个积分超市,村民可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形成“干得越多、积分越高、兑换越优”的良性循环,显著提高村民参与积极性,用“小积分”撬动乡风文明“大治理”。

一家环保兑换超市。

‌强化宣传引导凝聚合力。通过宣传栏、微信群、宣传单、海报、院坝会、抖音号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开展“面对面”“心贴心”政策宣讲,讲透要求、讲清措施、讲明利害,激发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干”为“我要干”。截至目前,开展宣传宣讲活动2000余次,覆盖8万余人次。

‌发挥村规民约和基层组织作用。将“两清两改两治理”内容纳入村(组)规民约,发挥红白理事会等组织作用,引导群众参与整治,弘扬文明新风。

村民分类投放垃圾。

‌强化党建引领带动示范。坚持“基层党组织+党员+N”工作思路,成立由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工作专班,整合驻村干部、村“两委”、党员骨干、志愿者组建村级攻坚队,按照“村划片、片定人、人包户”的原则,构建“领导牵头、干部下沉”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示范带头作用,越来越多的村民从“要我整治”转变为“我要整治”,主动参与到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中来,形成了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氛围。

玉屏侗族自治县通过深入实施以“两清两改两治理”为核心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高位推动凝聚合力,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创新机制激发活力,示范引领全域提升,有效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升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玉屏将持续深化长效机制建设,巩固拓展整治成果,推动乡村人居环境向更高水平迈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葛永智

编辑 田勇

二审 杨聪

三审 朱邪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