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唯行:初恨不似古人,今又不敢似古人
更新时间:2025-08-26 02:03 浏览量:2
文/王唯行
畫/王原祁
王原祁說過這樣一句話:「初恨不似古人,今又不敢似古人。」這話聽來簡略,細細一想,倒頗有深意。
學畫的人,起初總是一筆一劃地臨摹古人的作品。那時候,眼界未開,手腕也生疏,看古人的畫,處處都好,自己怎麼也追不上。心裡便著急,恨不得一夜之間便能畫得同古人一樣。這便是「初恨不似古人」。
後來,功夫漸漸深了,用筆用墨也熟練了,對古人的妙處領會得更多,這時候反而生出些顧忌來。古人的畫固然極好,但若一味模仿,亦步亦趨,自己的精神又擺在哪裡呢?畫畢竟是要寫出自己的意思。倘若完全像了古人,不過是個影子,失了自家面目。所以這時候,竟「不敢似古人」了。
這倒不是驕傲,實在是明白了畫道的正途。學古人,原是要借他的路,走自己的方向。若只曉得跟在後面,終究是走不遠的。
從前我見過幾個學畫的人。有的極聰明,摹古人的畫,幾乎可以亂真,人人稱讚,他自家也頗得意。但到後來,畫來畫去,總脫不了那幾家的窠臼,竟不能再進一步。也有的,起初筆法生拙,摹也摹不像,但他不肯罷休,一邊學,一邊自己想,慢慢地竟走出了一條新路。雖然筆下仍看得出前人的影響,但分明已是他自己的東西了。
王原祁是清初的大家,他這樣說,自然是經驗之談。他早年間學黃公望,用力極深,幾乎可以說是得了大痴的真髓。但他後來的畫,分明是王原祁的,不是黃公望的。他學了古人,卻不曾被古人束住。
這道理也不獨在畫上,寫文章、寫字,乃至做學問,大概都有這樣的過程。起初總要模仿,模仿得不像,心裡焦急;待到像了,又須有勇氣打破它,走出自己的路來。若只停留在模仿,終究是沒有出息的。
現在有些人,一開口便說要創新,視古人如敝履,這固然是太過;但也有些人,開口閉口不離古人,恨不得將自己裝進古人的套子裡去,這也未免太痴。學古人,原是要使自己更好,不是要使自己變成古人。
王原祁這話,說得平實,卻將這層意思都包涵在裡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