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沁县:以“绣花”功夫绘就城市更新画卷

更新时间:2025-08-25 17:25  浏览量:3

黄河新闻网长治讯:伴随着沁县城南“铜鞮公园”的焕新开放,今年夏天,市民多了一处消暑娱乐的好去处。干净的步道长廊,古典的廊亭水榭……这里已成为沁县市民打卡的新景点。

“我家就住公园附近,每天傍晚都会带孩子过来乘凉,孩子们可以在儿童乐园玩,大人们在这儿还能锻炼身体,真不赖。”市民们对铜鞮公园的赞美声不绝于耳。

今年以来,沁县以城市更新为抓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全力推进城市扩能提质行动,通过一系列惠民工程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功能品质显著提升。

一项项务实的举措、一个个坚守的身影,让生态沁州颜值气质“内外双修”,实现“里子”“面子”双提升,为沁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强筋健骨”。

升级基础设施,完善城市路网体系

改造升级基础设施,城市发展才有底气。

“我们的家门口变得越来越好。这条新路让人眼前一亮,道路更宽敞了,路面更平整了,路两旁的绿化更加赏心悦目了,出门的时候心情特别舒畅。”居住在北寺上村的居民王大爷切身感受到了舒心和便捷。

沁州北路延伸段(高铁连接线北寺上村段)北起北寺上村南到原交通局。两高连接线作为沁县的门户道路,通过系统化打造,使沁县交通要道实现从“过境通道”到“县域客厅”的转变。截至目前,沁州北路新栽植苗木金叶白蜡70株,西府海棠616株,胶东卫矛2500平方米,榆叶梅54000株,黑心菊17556株。

“这条路可修好了,平坦开阔,两旁的绿植长得越来越茂盛,路灯也安起来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起来,沁县越来越漂亮了!”在沁县工作的李浩每天开车上下班都要经过铜鞮路,非常感慨。

北起暖泉村南到青屯村的铜鞮路是沁县连接208国道的重要通道。目前,铜鞮路新栽植苗木有造型油松7株,金叶复叶槭1260株,紫叶李1107株,卫矛球9株,三年生月季975株,草皮1200平方米。

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通过绿植修复和裸地覆盖等措施,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问题,增加了植被覆盖率,改善了沁县空气质量和水质,营造了更加宜居的生态环境。

优化市容环境,居民幸福指数升级

县城市容秩序综合整治工作是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举措。不仅能解决一批市民群众的“急难愁盼”,更能让县城变得文明、有序。

“以前自行车,电动车乱停乱放,小商店的商品也摆满了人行道,导致我们走路不得不挤到机动车道,挺危险的。经过整治后,这段时间非机动车道宽敞了许多,走路也不再拥挤。”经常走路上下班的李悦说。

为切实提升城市品质与居民生活幸福感,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以“严执法、强整治、促长效”为原则,集中力量破解城市管理难题。通过集中“规范—整治—提升”,县城市容秩序得到明显改善。

截至目前,累计规范坐商出店700余处,取缔流动摊贩1500余个,清除无序小广告3000余处,破损横幅400余条,累计劝导商业噪音扰民60余起。共排查县城范围内招牌设施795个,户外广告28处,拆除违规广告牌匾6块,督促商户更换门头牌匾24个,取缔落地广告牌45块,清理绿化带广告牌和占用公共空间广告牌150处,拆除沁州南路(原沁园春、沁县农商银行宣传广告等)大型户外广告及道路两侧破损围挡7处,集中清理街面石墩、锥桶200余处,充分利用公共空间增设停车位45个。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的管理,目前累计张贴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温馨提示卡3000余张,规范劝导乱停乱放行为5000余辆次。结合实际情况将原门球场改造为非机动车专用停放点,可容纳非机动车辆300余辆,有效缓解了红旗西街道路拥堵现象。及时制止道路未批先挖行为8处,拆除沿街商铺违规设置的路沿石斜坡20处,拆除临时搭建遮阳棚、遮阳伞50处,拆除品院长期闲置简易房2个,拆除西湖大坝围挡,并联合环卫中心清理现场垃圾、平整场地。清除店面促销广告、背街小巷电杆、墙体无序小广告100余处。

通过多方位治理,县城市容秩序明显改善,城市容貌品质进一步得到提升。

扎实做好便民事,办到群众心坎里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排队难”“充电慢”等问题接踵而至,成了很多新能源车车主的“心病”。为解决群众出行的“急难愁盼”,今年以来,沁县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配套服务建设,全力打造智慧、便捷、安全充电基础设施,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

“我在太原上班,一周回来一次,家附近就能充电,充一次电就能跑300公里,也只花20多元钱。”家住熙悦湾的牛雷正在体育公园的充电桩充电。

据了解,沁县今年新增居民充电桩134个。除了县城内,还成功实现了充电桩乡镇全覆盖。这一“桩桩”民生好事,为沁县广大新能源车主的幸福感“续航”“加满”。

今年以来,在沁县县委、县政府的积极推动下,沁县新建并投入使用的公共充电桩52个,累计总投资达1500余万元。这些充电桩的布局充分考虑了居民使用的便捷性,主要依托加油站、交通枢纽等车流量大的区域进行分布,每台充电桩(双枪)每年约为1400辆车次提供充电服务。

退休老干部王秀明亲眼见证了沁县几十载的变迁。他有感而发,这次改造不是简单推倒重来,而是兼顾传承与实用,既保住了沁县的历史文脉,又让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布局更合理,商住区域规划有序,真正做到了“今天的建设,为明天的发展打基础”。他告诉记者,县里的基础设施持续升级,破损道路、断头路纳入改造计划,水、电、气网同步改造,铜鞮公园改扩建完工开园,街道经过拓宽优化,县城环境大幅改善,交出了市政绿化的亮眼成绩。

从细小处出发,切实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落脚点,沁县正拿出“绣花”功夫,让城市环境更加美好,让城市品质提升更加显著,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王艳、李琼、旭豪)

编辑:邢璐霞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