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村集体经济“二十强村”】但店镇黄坳村:坚持党建引领多元赋能,让村集体“家底”厚起来

更新时间:2025-03-12 17:41  浏览量:10

近年来,我县坚持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引领,在发展乡村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上狠下功夫、探索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持续为农村注入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团风党建公众号将推出《2024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二十强村”》栏目,供各镇、村(社区)学习借鉴。

但店镇黄坳村

黄坳村位于团风县的西南部,距离团风县城40公里,318国道穿村而过。全村版图面积4.36平方公里,下辖7个自然小组,共有461户 1678人。近年来,黄坳村坚持“党建共抓、产业共育、效益共享、群众共富”的工作思路,以“用活人才、盘活资源、做活特色”为抓手,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4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万元以上。

用活人才,点燃发展动力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黄坳村紧扣“抓党建、育人才、兴产业”的工作主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培育乡村人才。定期组织村干部、党员参加各类专题培训,涵盖政策法规、农业技术、经济管理、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确保党员干部能够紧跟时代步伐;先后组织村干部、党员代表到红安县城关镇小丰山村、七里坪镇八一村 、阎家河镇石桥埦村等学习借鉴成功经验,鼓励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项目中来,积累“实战”经验;持续更新在外优秀人才、专家教授信息库,共摸底13名村级能人。成立在外能人理事会组织机构,以节假日为契机,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通过召开座谈会、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定期与在外能人沟通交流,引导在外能人积极为家乡建言献策、出资出力。2024年以来,召开能人回乡座谈会4次,引导在外人才2人回乡创业。

盘活资源,释放发展潜力

盘活闲置资产是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持续促进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黄坳村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为契机,全面清理不规范合同,有效盘活闲置土地等资源。通过对全村已出租的土地进行核查,依法依规调整租赁条款,提升集体资源资产收益,累计为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同时,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引导村民将零散土地集中流转给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种植产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目前已引入华源亿诺医药有限公司种植射干、金银花共计60亩,引入团风县淘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种植白前草130亩。2024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累计带动50余户60余人就业增收70多万元,人均收入提升超1万元。

做活特色,提升发展实力

乡村有了产业,农民才能增收致富、改善生活;产业有了特色,才能有发展的底色和后劲。黄坳村紧密结合本村资源优势、村民意愿和市场需求,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依托原有陈家河蔬菜基地特色优势,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多方筹措资金,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利用省扶持资金,将农户土地流转建设成大棚蔬菜基地300余亩,并引入团风县江泽果蔬种植场、团风县康苗蔬菜专业合作社两个市场主体,建立“市场主体+村集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开展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劳务用工等方式,带动农户务工增收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目前,村级共有蔬菜大棚56个,带动周边30余户农户就业创收,每年户均增收达5万余元、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

下一步,黄坳村将继续以抓党建、兴产业、促发展为主要抓手,积极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向科学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方向推进,擦亮“巴河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名片,为全面乡村振兴赋能添力。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