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抢红包到随大流——生活里那些藏不住的从众和劣根性
更新时间:2025-07-30 22:09 浏览量:1
在我们的日常中总有些怪现象,超市打折时排再长的队总有人跟着排;网上炒得很热的话题,没几个人真的搞懂来龙去脉,也总想插上一嘴;职场上,明明知道抢功劳不对,还是有人忍不住伸手,像这些藏在我们骨子里的小疙瘩,始终跟人的劣根性和从众心理脱不了干系。
别总觉得劣根性是个多高深的词,它就藏在日常里。看到邻居买了新车,心里偷偷嘀咕“他工资明明没有我高”,这是藏不住的嫉妒;明明计划晚上看书,结果刷手机到半夜,这是 改不掉的懒惰;开会时明明觉得领导说的不对,却跟着大家一起鼓掌,这就是从众在作崇。
这些小毛病有个共同点:大家都多少带点,改起来还特别的难。就像老一辈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是说改不了,而是得下真功夫。更有意思的是,这些老毛病还会传帮带,父母爱跟风买保健品,孩子就可能爱跟风追潮流,不知不觉就成了家庭里的小习惯。
鲁迅说,村里的狗叫了,其它的狗也跟着叫。这话戳中了从众心理的要害。谁没当过跟着叫的狗呢?看到别人都在抢盐,自己也赶紧跟着屯两箱;刷到朋友圈里都在晒同款旅游照,立马就想去同款景点打卡;看到群里同事都在为领导说的话点赞,自己也忙着点三个赞,生怕点迟到了。
从众这事,说坏也不全坏。远古时候,大家跟着群体走不容易迷路,跟着别人抢食物能活下去。可到了现在,这毛病就容易闹笑话:有人看到别人在仰头看天,自己也跟着看,最后发现别人在挠痒痒。更糟的是,明明知道是错的,就因为"大家都这样",就心安理得地跟着干,比如看到有人破坏公物,不但不制止,自己也顺手扔个垃圾。
其实,跟劣根性较劲,不用追求“连根拔起”。就像身上的痣,只要不碍事,就没必要非去掉。关键是明白哪些小毛病会惹麻烦,职场上太贪婪,抢来的功劳会成为烫手山芋;对身边人太嫉妒,最后难受的还是自己;什么事都跟着别人做,慢慢就会忘了自己真正想要啥。
对付这些小毛病也有笨办法:看到排队先想想我真的需要吗,听到大家都在说的事多问个为什么;别人都在抢的东西先按住自己的手。就像老话说的“三思而后行”,多给自己一秒钟的思考时间,可能就少一次跟风犯错。
说到底,承认这些小毛病的存在,不是为了否定人性,而是为了活得更明白。毕竟,谁也不是完美的,能在跟风时多一分清醒,在贪心时多一分克制,就已经走在变好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