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教师编的年轻人,一个个都是狠角色
更新时间:2025-07-23 22:20 浏览量:1
有时候在办公室聊起编制考试,总会听到有人说:“现在能上岸的,真没一个是水货。”这话听起来有点夸张,但细想想,还真挺有道理。别看有些人高考成绩平平,大学读的是三本,甚至毕业后连像样的工作都没找到,可几年后一转身,教师编就到手了。你觉得这是运气好?
说真的,现在这个年代,光靠运气哪能考得上编。看看每年的报考人数就明白了,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岗位,几十上百人抢着报名,城里热门点的岗位甚至有两三百人竞争。能在这种挤破头的局面里脱颖而出,谁敢说是“水货”?考上教师编的,哪个不是硬碰硬拼出来的?我们办公室有个年轻老师,去年刚考上。
他备考那年,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才睡,整个过程里朋友圈关了,旅游取消,聚会一次没去。家人甚至说他“不正常”,但这哪是不正常啊,简直是自律到让人佩服。他每天都有计划:背什么、刷多少题、错题怎么整理、晚上再复盘哪里没弄懂,全都清清楚楚。有人说“自律给我自由”,他就是活例子。一年时间,他干出了别人三年的量,不上岸才怪呢。这种人可能高考时不是学霸,但考编时绝对是用力最猛的。说他们“水货”,真是对不起他们熬过的夜和刷过的题。考教师编可不简单,笔试面试一个都不能掉链子。
现在的考试,不是随便背几页书、刷两本资料就能过关的。先说“教育基础知识”,你得懂教育学、心理学、新课改理念,还要熟悉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这些听着耳熟,可考试全是活题:简答、案例分析、论述,考的不只是记没记住,而是能不能讲明白、写清楚,能不能联系实际。再说“学科专业知识”,考语文、数学、英语的,得把中小学甚至大学的核心内容吃透,有些地方像深圳还要求写教学设计、论文,没真本事根本应付不下来。还有“公共基础知识”,政治、经济、法律、时政、写作啥都有,题型五花八门,一个走神就可能丢分。
所以,考编拼的是记忆、理解、分析、表达,连综合素质和抗压能力都得过硬。能上岸的,都是能扛事儿的“狠人”。还有些人,看着不声不响,但定力特别强。备考时不胡思乱想,也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们学校有位老师分享过,她备考时只干两件事:复习和锻炼。每天一小时运动,其他时间安心看书、做题。她说:“别人刷视频、追剧、旅游,我在复习。”她不比谁天赋高,但专注得让人服气。很多人考不上,不是笨,而是脑子乱,今天怀疑自己行不行,明天又想换条路,心静不下来,怎么拼得过别人?
有人总觉得“他肯定走后门了,不然怎么考得上”。其实哪有那么多后门啊。现在教师编考试,笔试有监控、安检,面试双盲抽签,评分都标准化,想作弊都没门。真有关系的人,早走其他路了,哪会来挤这场硬仗。敢考编的,多是普通家庭的孩子,靠自己一步步闯出来的。不过,考上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有人上岸后就松懈,以为自己已经很牛了,但事实不是这样。考得好不等于教得好。有的老师上岸后认真备课、管理班级,几年就成了骨干;也有人混日子,最后平平淡淡。考试靠能力,工作靠责任,能不能扛起教书育人的担子,才是真考验。别小看这些考上教师编的年轻人,他们有实力、有自律,是真狠角色。
没点真功夫,现在哪考得上编啊。与其怀疑别人运气好,不如想想自己能不能更努力。教师这条路不好走,但每一步都是汗水铺出来的。希望还在奋斗的你,也能咬牙坚持,早日上岸。只要你拼了,未来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