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国展行书作品展惊艳亮相,这手功夫堪比古人真迹风骨!
更新时间:2025-04-22 14:18 浏览量:2
作为中国书法界的“奥林匹克”,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不仅是展示当代书法创作成果的权威平台,更是推动书法艺术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第十三届国展行书作品展,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厚的传统底蕴惊艳亮相,其艺术高度与古人经典之作相比亦不遑多让。
本届国展行书作品在形式与风格上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从形制来看,大字行书占据主导地位,约占总入展作品的2/3,以八尺中堂、条幅为主,六尺中堂次之。
作品普遍采用素纸或单色宣纸书写,过度拼贴、做旧等装饰性手法被大幅摒弃,体现了“书写主体性回归”的创作理念。
在取法路径上,行书创作打破了二王书风长期垄断的局面,呈现出多元融合的特点。颜真卿的雄浑、宋代书风的意趣、明清书风的跌宕均有所体现,部分作品甚至融入碑体笔法,形成“以碑入书、以帖为宗”的互补格局。
大字作品多取法碑学,苍茫中不失文雅。小字作品则以帖学为根基,辅以碑法用笔,妍丽中兼具遒劲。
这种碑帖互参的实践,既拓展了传统行书的艺术语言,亦顺应了当代审美对“刚柔并济”的追求。
评审导向上,风格多样性成为重要标尺。例如复评阶段,受米芾书风影响的作品占比近半,但经多轮淘汰后,最终入展比例显著下降,有效规避了同质化现象。
同时,评审对大字作品的倾斜,相较于往届小字行书“一家独大”,本届大字比例的提升,既符合展厅时代的视觉需求,亦推动行书创作向“雄强与精微并存”的方向发展。
书法艺术的升华,终究要回归“人”的修为。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