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绣花功夫”里的南岸智慧

更新时间:2025-04-21 18:06  浏览量:4

江南立交智能交通改造项目。 资料图

南岸区花园路街道明佳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百姓会客厅”。 资料图

南岸区城市智能中枢。资料图

长生桥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驻茶园派出所调解工作室。 资料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强调,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的重大课题和光荣使命,是我们迈向现代化的必答题。

清晨,南滨路的智能信号灯根据实时车流调整着节奏;南山之巅的红外传感器正将温湿度数据传回“城市大脑”;社区网格员的手机弹出一条预警:“3栋2单元楼道堆物需处理”……这些看似细微的场景,是南岸区以“绣花功夫”推进超大城市治理的日常切片。这些跳动着的数字,记录着科技赋予城市的“智慧”,更丈量着治理抵达人心的“温度”。

在超大城市的治理棋局中,南岸区以“绣花功夫”破题,将精细与智慧融入城市管理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每一处脉络,在智慧城市与基层社会治理两大关键领域,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织就了一张“科技赋能+人文温度”的治理网络。

城市大脑——

织就数字治理的“神经网络”

晚高峰的南滨路,曾是网约车司机小王口中的“堵王”。据他回忆,有一年国庆,3公里多的路程用了近1小时通行。如今,同样的路段,记者实测通行时间仅需15分钟左右。

南岸区依托“城市大脑”强大的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为南滨路交通治理开出“良方”。在硬件设施上,在南滨路沿线部署了大量高清摄像头等智能感知设备,如同给城市交通装上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实时收集路况信息,包括车流量、车速、车辆密度等。这些数据源源不断地汇聚到“城市大脑”,经过算法模型的深度分析,精确描绘出南滨路交通运行的实时“画像”。

同样是治堵问题,南山片区则采用另一种城市治理方式。南山是重庆的“绿色名片”之一,但道路狭窄、坡陡、弯急,道路通行能力不足,停车资源不足,交通拥堵突出。

一场“南山治堵”行动正式打响。为解决这些问题,南岸区开发“南山治堵”应用场景,通过数字赋能构建全域感知体系,打通交通的堵点卡点。如依托多维数据融通,整合文旅、校园、餐饮住宿、公墓祭扫等多元易堵风险信息和动态数据流,实现交通态势分钟级更新、风险隐患秒级预警;通过三维孪生技术搭建流量、事件、预测等数字模型,结合PGIS路网系统打造交通决策中枢,精准预判拥堵风险并生成治理方案。

让数字多跑路,道路交通畅通起来。“南山治堵”工作开展至今,龙黄路、崇文路交通拥堵得到了有效改善。通过高德历史数据比对,在周末拥堵时段,南山片区的龙黄路、崇文路等重要路段通行速度由约7km/h提升至15~21km/h,同比增长1~2倍;龙黄路南山立交至崇文路路口通行时间由1小时以上缩短为35分钟左右,同比减少近50%。

基层善治——

绣出民生服务的“温暖针脚”

在“城市大脑”用科技赋能城市宏观管理的同时,南岸区基层社会治理也在创新中焕发活力。“三调合一”与“三事分流”工作法,聚焦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将矛盾化解在源头,让服务精准触达需求。

过去,基层存在110报警多、法律诉讼多、信访矛盾多的“三多”现象,矛盾纠纷在公安、社区、镇街、部门之间内部打转,群众矛盾久拖不决。在区委政法委的支持和指导下,南岸区率先打破了街道、派出所、法院的条块束缚,各司法所主动靠前、积极作为,为做好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解铃工作”,探索建立“三调合一”调解中心,用“一根针”连起社区网格、法院诉前调解中心、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等“多条线”,实现各类民间纠纷、信访矛盾甚至轻微治安案件“一站式”受理和调解,在全市率先探索出一套访调对接、诉调对接、警调对接的“三调合一”调解机制,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在区委政法委的支持下,在区司法局的指导下,“三调合一”机制在南岸拔节生长,15个镇街全覆盖建成18个“一站式”调解中心,成为了纠纷化解的“主阵地”。

另一端,“三事分流”则聚焦于明确基层治理中不同主体的职责,将群众诉求和基层事务分为“大事”“小事”“私事”。“大事”即涉及公共利益、需要政府统筹协调解决的事项,如基础设施建设、重大民生政策落实等,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办理;“小事”是指社区公共事务,像小区环境整治、邻里关系协调等,通过社区自治组织发动居民共同协商解决;“私事”则是居民个人事务,如家庭纠纷、个人就业等,主要由居民自行解决或寻求社会组织帮助。

通过“三事分流”,清晰界定了政府、社区、居民在基层治理中的角色和责任,避免了职责不清导致的推诿扯皮现象,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如今,群众的问题有人管、能解决,基层治理的活力被充分激发,社区的凝聚力和居民的参与度显著增强。

当夜幕降临,站在南山观景台上俯瞰“两江四岸”,南滨路的车流划出一道道金色光轨,社区广场传来阵阵欢歌。这座城市既闪耀着科技赋能的智慧之光,又跳动着基层治理的温暖脉搏。

城市治理如同刺绣,既需高屋建瓴的整体构图,更需细密均匀的千针万线。当智能系统守护着万家灯火,当街巷里弄回荡着议事笑声,这座城市的治理答卷,正用科技与人文的双线,绣出“人民城市”的时代图景!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