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功夫是打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
更新时间:2025-04-20 18:22 浏览量:4
真正的好功夫,那都是打出来的!
老一辈的武术家,名气大的,名气小的,甚至是没什么名气的,又有哪个不是在实战中摸爬滚,打出真本事?
光靠练,练不出真功夫!
并不是否定练,而是打比练更重要!
打过之后,才会真正知道该怎么练!
传武中,套路并非全部,还有基本功(韧性、力量、速度、眼功、耳功、排打、杀伤力),还有喂招、拆招!
在这个体系中,习练套路所占用的时间,相对来说,比重很小!
按套路练的,基本上都是花架子,什么时候一招一招地练,一式一式地练,方才是真正练明白了!
上面提到的喂招、拆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种打,是模拟实战,虽不如真正实战对抗激烈,却是走向完战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环节!
没有这两个环节,对敌时大脑一片空白,什么招式全都忘了,最多也只是机械地记往套路的前几招而已,这是本人的亲身体会!
所以,打比练更重要!
杨露禅学太极拳的故事,最能说明问题。
这位后来的"杨无敌",据说他三下陈家沟。
去找师父学了三次呀,为什么?
老铁们,你品,你细品!
呵呵,最大的可能就是:打输了!
杨无敌也不是出了陈家沟即无敌,也不是一生从无败绩,呵呵!
打输了,苦练,再出来打,如此反复验证,最后打遍京城无敌手,成就了"杨无敌"的名号。
您说,要是杨露禅光在陈家沟跟着师父练套路,不出去实战检验,能有后来的成就吗?
自然门的杜心武更是如此。
这位"南北大侠"年轻时就爱打架,不是欺负人那种,是专门找会武功的人切磋。
据说在他拜师自然门徐矮师之前,曾换过至少数名老师,而要想给他当老师,第一个条件就是打的过他!
呵呵,这位前辈,教会徒弟打跑老师呀,反正又不是师父,只是花钱请来的应聘教师,算不上是逆子吧。
最出名的,还是他当镖师的经历。
那时候走镖,是真刀真枪跟土匪干。杜心武在镖局的那些年,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生死搏斗。
据说有一次,三十多个土匪劫镖,杜心武一个人放倒了十几个,剩下的全吓跑了。
这种实战经验,哪里是在院子里练套路能练出来的?
后来杜心武总结说:"不打不相识,不打不知功"!
意思很明白:功夫好不好,打了才知道。
老一辈武术家有个共同特点:
他们学武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用!
民国时候的"国术擂台赛",上去的都是真打,要签生死状滴!
孙禄堂教徒弟,也要求每天必须实战;霍元甲的精武体育会,对抗训练是必修课。
这些大师们明白一个道理:武术就像游泳,在岸上比划得再好看,不下水永远学不会!
现在有些人练武,整天纠结于动作标不标准,套路熟不熟练。
这没错,但远远不够!
老铁们,传统武术里为什么会有"散手"训练?
散手,就是对打嘛!
可惜现在很多武术班,散手成了点缀,主要还是练套路。
这就像学开车,光学理论不上路,能行吗?
民国中央国术馆的老教习们有句话:"不打三百场,莫说会武功"!
意思是没打过三百场实战,别自称会武术!
这话现在听来刺耳,但理儿是这么个理儿。
武术的本质是实战技术!
古代军队训练,对打是家常便饭;镖局走镖,那是提着脑袋干活。在这种环境下,功夫必须实用,花架子会送命。
如今是和平年代,不再用武术拼命了,但要想真正掌握武术精髓,还是得通过实战来磨练!
你看现在综合格斗运动员,哪个不是天天对打?
传统武术要发展,也得走这条路!
当然,我不是说基本功不重要。站桩、练套路是必须的,就像学写字得先练笔画。但光练笔画成不了书法家,得写字才行。
武术也一样,基本功打底,实战出真功。两者结合,才是正路。
说到底,武术是打出来的本事!
杨露禅如果不去实战,"杨无敌"的名号从何而来?杜心武不经历那些生死搏斗,哪来的"南北大侠"威名?
老一辈武术家给我们指了条明路:要想功夫上身,得上手,打出来的功夫,才是真功夫!
现在的武术爱好者,缺的不是练习的耐心,而是实战的勇气和环境。
找个靠谱的师父,在安全的前提下多实践,功夫才能长进!
记住:好功夫是打出来的,不是练出来的!
这话虽然直白,却是老一辈武术家用一生证明的真理!
各位老铁,今天且说到这,请您动动发财的手,点个关注点个赞捧个人场儿,不盛感激[作揖][作揖][作揖][加一][加一][加一][加一][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