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文化丨太极拳的“4+3”原则
更新时间:2025-04-17 22:28 浏览量:5
太极文化
太极拳的“4+3”原则
四条铁律
铁律一:逢转必沉
向左转沉左胯,向右转沉右胯,边沉边转边外撑,要贯穿始终。
铁律二:逢沉必领
只要是沉,必有上下的对拉拔长,上下有了,前后开,前后有了左右找,自己的身体始终是个圆球,走的也是由内而外的撑劲。所以有沉,就有领,领起来再找前后和左右。没有领,找到左右也没用。
铁律三:逢起必落
两腿在虚实转换中,一条腿起,另一条腿必落,不是脚的起落,而是胯的感觉。怎么找,就是要端平两胯。比如云手,一条腿起的时候,领一条腿的胯根要下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身高没有起伏,身高不起伏,胯才能守住,不然起落之间容易漂浮。逢起必落就是在起落之间找平衡和稳定。
铁律四:逢定必松沉
指在所有的定势快到位的时候,要向下松沉,最明显的就是肩胯。肩一松,尾闾一收,就感觉有东西把丹田充实满了。身体重量松沉下去要到两脚脚跟,不要到脚掌,任何动作都是如此。
三个根基
不贪多,不求快
在初级阶段应该打好基础,追求质量的变化,而不是数量的变化。太极拳是门武术,因此,要多看多练。以质量为起点,重内不重外,重正确不重数量,重要点不重速成,上式没掌握不练下式,套路未达到要领不学器械。
用意不用力
丹田集合了身体全部力量,太极拳运用丹田的力量实现四两拨千斤的说法,在练习中,要将内气沉降到丹田处。太极就是要小力胜大力,该用多少力就放多少力,绝不多用与少用,所以初学者在练拳及推手的时候,把力气先存放起来,用意念,意识,注意力来伴随着每个动作的始终,“先有心、后有身”。如此方能体悟太极的妙处。
注重向后练
向后练是太极异于其他的一大特色。往前打很难借力打人,往后打,可借力打人,如此自己就能少用力,太极功夫越高自身就越少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