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儿童亲子

高台小伙“面”上功夫了得 把面团玩出了花样

更新时间:2025-04-02 11:29  浏览量:8

在高台县罗城镇中心小学,体育教师裴建凯的名字不仅与运动场上的活力联系在一起,还与一门古老的艺术——面塑紧密相连。裴建凯的面塑之路始于大学时期的一次展会,那次偶然的邂逅,让他对面塑艺术一见倾心,从此踏上了学习与创作的道路。

“报了班,大二的时候开始学习,都是利用周末时间去学。”裴建凯回忆道。面塑是指尖上的艺术,看似难度不大,但要做到极致,还是不容易的,制作技法繁多,需要用手捏、搓、揉、掀,用小刀点、切、刻、划、塑。要想做好面塑,必须经过一番苦练,而这个过程往往是枯燥且充满挑战的。裴建凯坦言:“做失败的次数非常多,如果没有做到我自己想要的那种感觉,我就重新开始。”

毕业后,裴建凯回到家乡,扎根农村小学,继续沉浸于面塑的学习和研究。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捏出了名堂。他的作品“龙凤呈祥”将龙与凤巧妙地融合在面团之上,寓意着吉祥如意、和谐美满。“龙的造型用铁丝把架子圈好,然后做龙须、龙尾巴,最难的是做龙的鳞片,非常考验耐心,光是制作鳞片就得两天。”裴建凯说。

裴建凯的面塑作品大多是神话人物和历史人物。创作之前,他会先研究人物的白描图,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人物的历史背景和特点。例如,制作赵公明时,他会研究这个人物的面部表情应该是凶悍还是慈祥,以及他所处年代的服饰和盔甲样式。裴建凯认为,只有充分了解人物的背景和特点,才能做出符合其历史形象的作品。

面塑的制作过程繁复而精细。“做面塑主要是两把刀,一把用于开脸、开眼睛、开嘴巴鼻子,另一把用于做大一点的东西。这些工具是我后期打磨的,网上买回来的工具并不完全适合,必须自己调整。”裴建凯介绍道。

一般的面塑作品时间久了容易裂开、发霉。为了攻克这个难题,裴建凯不断改进防腐、防裂技术,并尝试加入乳胶粉,使得作品更加立体、生动。“乳胶粉的作用是让作品更有可塑性,做出来的东西不像普通面塑那样一掰就断,加入乳胶粉后,作品变得柔软且耐摔。”

裴建凯决定把面塑带入课堂,学校专门为他开设了面塑兴趣社团。每周固定时间,教室里就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跟着裴老师学会了做玫瑰花、康乃馨和牡丹,同学们都夸我做得像,我特别有成就感。我想一直跟着老师学面塑。”学生王熙说。

近几年,裴建凯的创作思路更加开阔,他充分融合家乡历史和文化,将高台元素更多地融入面塑的创作中。去年,他和学生一起创作的《我心中的英雄》荣获张掖市第八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作品类小学组手工类一等奖。

“面塑是个冷门项目,知道的人特别少。我想多用点时间打磨自己的技艺,如果有人愿意学,我也非常乐意教他们。”裴建凯表示。通过他的努力,面塑这门古老的艺术正在罗城镇中心小学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孩子们心中独特的文化记忆。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