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夜课三十载:石双梁的“笨功夫”与西泠风骨!

更新时间:2025-11-15 10:58  浏览量:1

当24岁的石双梁在文秘案头拾起刻刀时,没人想到这个津门汉子会在方寸印石间刻出山河气度

——他用三十载“夜课”的笨功夫,把财务报表里的严谨、文秘工作里的沉静,淬炼成了西泠印社的金石风骨。

晚起步:把案头沉淀揉进刀石

“24岁学篆刻?太晚了。”当年的质疑,如今成了他艺术里最特别的底色。彼时的石双梁,白天对着账本与公文,夜晚便躲进书斋,一方印石、一把刻刀,让沙沙的走刀声填满深夜。“着了迷似的,回家就刻”,这份不管天赋、只凭心性的“夜课”,成了他叩开师门的敲门砖——从哈佩、孙伯翔的笔墨启蒙,到拜入童衍方门下,靠的从不是捷径,而是把案头生涯里磨出的执着,刻进了每一刀里。

融之智:在方寸间造山河

看石双梁的印,最动人的是“融”:汉印的端庄是骨,古玺的烂漫是魂,流派印的文气是韵,最终在印面上长成“古拙里藏率真,平实中见机变”的模样。他用大刀推冲刻出挺拔线条,以刀刃披削带出秀逸质感,连石屑崩裂的“嘎嘎”声,都成了情感的注脚。

而他独创的“杂书体”,更把篆的圆劲、隶的波磔、行的流便、楷的端稳揉进一管笔里——不是字体的堆砌,是让线条长出血肉,让结构跳出窠臼,连壶上陶刻都裹着金石气,像把千年砖瓦的厚重,捏成了笔下的鲜活。

慢修行:大器晚成是一场向内走

从2003年首入西泠评展,到2015年以海选第二的成绩成为西泠社员,他走了十二年。别人求“新”,他偏求“古”:藏战国砖瓦、研金石传拓,把古陶的纹理刻进印面;别人赶“快”,他偏下“笨功夫”:每日刻印不辍,连节假日都泡在工作室,“一日不练手生”是他的口头禅。

如今他的印里,有汉印的沉雄,有古玺的天真,更有津门汉子的爽利——那是把前半生的沉淀,都揉进了刀石里,让“大器晚成”不再是标签,而是一场“向内走”的修行:用最朴素的热忱,在方寸之间,刻出了山河的气度。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