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行书书信字迹还是相当有水准的!有一定功夫!但没文化!
更新时间:2025-10-01 08:48 浏览量:2
有朋友说书法就是一种技艺,是一种技法的再现,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看到,当代书坛,有不少所谓的书法大家,都是在炫技。
最大的悲哀是,不少所谓的书法家,不仅在炫技,而且还在表演,书法俨然成为了一种“杂技”一样,让人感到悲哀。
但是,看到民国时期的书法,却让人感觉到,书法不仅要扎根于传统,而且还要做到融合时代审美,这不,在蒋经国的书信手稿上,就表现的比较到位。
下面就分享蒋经国行书书信字迹,从这些书信字迹上看,他的书法,不仅有一定的功夫,而且在书写上,也有一定的自由度,虽然略有炫技之嫌,但是,功夫上,还是不可否认的。
但是,让人感到悲哀的是,虽然他的行书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却缺乏文化的滋养和滋润,表现的比较单薄一些。
诸如下面的第一封书信,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这里的字迹,是一种得心应手般的存在,一上眼,就能够感受到浓浓的赵孟頫笔意,表现的也是非常到位的。
尤其是在那种流畅的表达上,是有一定的水准的,但是,在不少方面也表现出一种捉襟见肘的状态,尤其是在表现自由度上,有的字迹表现的比较拘谨,在结构上,诸如第一个字“应”,就表现的不够严谨。
撇笔虽然比较粗重,但是,写的比较短小,有一种戛然而止的状态,这种状态,相信,就是一种违和感的表现,不仅如此,这个字在整体上,线条的粗细比较均匀,都表现出一种厚重的状态,但是,却缺少了变化。
不过,这种的处理,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那就是在最后的收笔上,有一个牵丝引带,很是飘逸,很好地引带出下一个字,呈现出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除了这个字之外,我们也看到这些字迹,诸如“之”,“十”、“大”字,这些字迹,本身结构就比较单一,并且比较简单,虽然在书写上,采用了这种浓墨重写的形式,但是,却在造型上,表现的比较小巧。
这种小巧的表现,反而没有写出这些字迹的独到特点,一般情况下,像这种结构比较简单的字迹,我们会写的比较大一些,这种硕大的状态,更加能够表现出一种独到的气势。
从这些字迹上看,他的书写是一种没有文化的表现,对于结构复杂的字迹,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写的比较小巧一些,而对于结构比较简单的字迹,书写上要大一些,形成一种匀称感,而这里却不是这样的状态。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也能够得到这样的结论,虽然他的行书水平是非常高妙的,但是,书写上,绝对是缺乏文化指导的。
基于此,我们也应该吸取教训,在今后的书法创作中,不仅要加强书法技巧的学习,而且更要加强文化的学习,文化才是书法的根据,是书法的基础,更是书法的沃土,不是吗?
你对蒋经国的行书有何看法呢?记得分享你的看法和见解,一同交流,一同学习,同时,也希望朋友们能够分享此文,让更多的朋友能够看到,参与到书法的讨论中来,一同弘扬书法。
同时,笔者也希望更多的朋友,能够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也希望朋友们能够唤醒我们骨子里书法的记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