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足“绣花”功夫 改善人居环境
更新时间:2025-09-26 14:26 浏览量:2
近日,合肥市蜀山区肥西路两侧的栾树相继迎来盛花期,彩色的秋装“点靓”了城市面貌。近年来,蜀山区加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力度,改良绿化树种、注重科学养护,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皆景”。陈三虎摄
“以前路边摊占道经营,人车混行,拥堵不堪。现在路宽了,开车安心、安全多了。”合肥市长丰县岗集镇育才苑居民张峰道出家门口的变化。此前,育才苑门口摊贩为抢“好市口”见缝插针,道路常寸步难行,投诉不断。
跳出“取缔—反弹”的管理怪圈。岗集镇以“便民利民、疏堵结合”为核心,今年通过划定集中摊点、发动全民参与、推进基建升级等精细化举措,在守护城市烟火气的同时,实现市容秩序与民生需求双赢。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下足“绣花功夫”,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省各地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将举措落到城市每个“神经末梢”,让城市更美好,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民生为本
巧解摊点管理难题
摊点之问,始终关乎民生;摊点之困,考验城市管理智慧。针对此前乱象,长丰县岗集镇综合执法部门联合社区、物业多次实地调研后,将育才苑一期南门闲置区域划定为60个摊位的集中点,柔性疏导摊贩“搬家”,从源头避免环境卫生问题反弹。如今,这里已成知名“美食一条街”,下塘烧饼、广东肠粉、小笼包等各地美食、小吃荟萃,摊主经营红火,居民畅享美食。
潮汐摊点,是指在城市小区、街心公园周边划定区域,允许流动摊贩经营,实行定时、定点管理,确保摊贩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经营活动,时间一到立即收摊。
作为马鞍山市花山区老百姓熟悉的老市场,黄梅巷、金字塘路市场是随着周边居民的生活规律自发形成的“市场”,虽然方便了居民日常采购,但堵塞交通、噪声扰民、环境污染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周边住户。
花山区城管局和花山区各街道深入调研后,在前期黄梅巷潮汐摊点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在跃进路、三普大厦北侧等10余处点位探索推广潮汐摊点,明确经营范围、经营时段与卫生环境等要求,落实摊前“三包”,以“不影响通行,不噪音扰民,保证人走地净”的标准进行规范管理。同时,通过错时清理潮汐摊点及周边垃圾,增设监控、垃圾容器和隔离带,划定非机动车停车位等多项措施,保证潮汐摊点有序经营,实现“退路入点、规范有序、还路于民”,“老大难”问题得到缓解。
精准治理
人居环境换新颜
“以前这里桥下空荡荡的,大家都不愿意来。现在可大变样了!”正在二环路游园内赏景的张阿姨高兴地说。
近日,在合肥市蜀山区合作化路与南二环路交口高架桥下,一片曾经被忽视的“边角料”空间,蝶变为生机盎然的二环路游园,成了附近居民每天遛弯的“心头好”。
初秋时节,蜀山区的园林工人正忙碌着花草补植。此轮补植补栽的品种包含矮牵牛、五色梅、彩叶草、孔雀草、太阳花等,共计补植补栽约5000平方米,涉及祁门路与怀宁路交口、潜山路与休宁路交口、怀宁路与休宁路交口等处。
利用城市“金角银边”打造的开放式街头绿地,不断打造新场景为市民提供绿色福利,高标准的精细化管养模式,也成为蜀山区提升城区环境品质的一个缩影。
盘活高架桥下“边角料”,不仅能新建让人心旷神怡的花园绿地,还能新增停车位缓解居民停车难。记者走访发现,合肥市包河区银屏巷与马鞍山路交口向北约100米路东侧高架桥下停车区域,已有大量非机动车整齐停放,一些外卖骑手在此停驻休憩。
“桥下这里近400平方米,我们平整路面摊铺沥青后施划了停车线,并在两侧安装了护栏。另一处在芜湖路与马鞍山路交口向南路中心桥下,占地102平方米。”包河区城管局道路设施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这两处“边角料”作为首批改造试点,共提供近百个非机动车车位,以满足骑行市民的停车需求。据悉,包河区城管局今年充分利用高架桥下空间和地铁口周边闲置空地进行改造,9月新建成5处非机动车规范停放区,为市民提供1200余个非机动车停车位。
破题解难
共享车位温暖民心
今年9月,随着“潮汐车位”共享机制在合肥经开区临湖中心中德合作创新园正式落地运行,家住滨湖前城小区的居民王先生终于告别了每天“绕圈找车位”的烦恼,当晚,他顺利将车辆停入园区指定区域。
至此,这项由临湖中心组织协调、始信社区牵头实施的停车资源共享新模式迈出关键一步。为破解“停车困局”,今年7月以来,在临湖中心的组织下,始信社区多方联手,创新提出“潮汐车位”共享方案——即利用园区与居民区在停车时间上的“潮汐”差异,将园区在夜间(晚18:00至次日8:00)及法定节假日全天的闲置车位,以错时共享方式向周边小区居民开放。“我们首批提供30个车位作为试点,由始信社区进行合理分配,实行提前登记、备案管理、智能识别进出。”园区负责人介绍,居民通过社区和物业审核登记后,可享受每月50元的低价停车,既盘活了资源,也优化了园区社会服务功能。
“附近市民需要多少停车位?周边企业能腾出多少资源?”带着这些问题,合肥高新区城管大队展开实地调研,逐户走访辖区企业,在保障企业自身停车需求的前提下,统计可共享车位数量,推敲“共享”方案细节。
日前,合肥高新区新增合肥市口腔医院、高新区彩虹实验中学、玉兰大道3号等3处共280个共享车位。在此之前,合肥高新区今年已经提供了220个共享车位,进一步缓解市民停车难问题。
数智赋能
精细化管理更高效
“无人机巡查发现广乐邻里中心有2处占道经营摊点,请立即派人处理!”近日,合肥市瑶海区大兴镇综合执法队的无人机操作员通过实时画面发现违规情况后,迅速通过对讲机向执法队员通报。不到10分钟,执法队员便赶到现场劝离摊贩,快速恢复了道路畅通。
为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瑶海区积极探索引入无人机低空飞航巡查模式,实现“机防+人防”的高效联动,巡查效率大幅提升。大兴镇综合执法队队员王上官介绍,无人机巡查不仅节省人力和时间,还能对违法行为进行取证,让精细化管理变得更高效。
市民反映包河花园广场舞活动噪声扰民,包河区骆岗街道城管中队联合包河区生态环境分局,携带专业设备现场多点监测,数据显示高峰时段部分音响设备噪声值达73.8分贝,远超居民区昼间55分贝的国家标准。执法人员向超标方清晰指证违法事实,宣讲法规条款,责令立行立改。同时,指导社区加强文明劝导,规范活动时间和区域。目前,广场舞活动音量稳定控制在法定标准内,实现了“活力”与“宁静”的和谐共存。
在桐城市龙腾街道,当地加大力度推广智慧消防安全预警监测系统的安装和应用,强化火灾风险监测预警。“这套智慧系统能够第一时间捕捉火灾隐患苗头,并自动发出预警信号,能让我们快速响应、及时处置。”龙腾街道分管负责人王昌兴表示。今年以来,该系统安装工作精准覆盖全街32处关键点位,实现了对政务、民生、养老、企业等场景的全面覆盖,有效推动消防安全治理模式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精细精致
基层治理久久为功
城市精细化管理并非新概念,早在2019年,省人民政府就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全省各地持续推进,解难题,谋创新,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新路径。
阜阳市太和县依托“智慧城管”系统,创新开发“门前三包”数字化管理平台,整合视频监控、网格化巡查等功能,实时抓拍占道经营、垃圾堆放等问题,并通过平台派单给辖区执法人员,实现“问题发现—整改反馈—验收销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城市精细化管理,非一蹴而就,不止一朝一夕,更需久久为功。据悉,合肥市新近出台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方案,未来将把精细化管理作为城市内涵式发展的牵引性抓手,聚焦文明有序、绿色生态、安全韧性、科技赋能和体制机制五大领域,推动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功能品质、安全韧性、文明素质五个大提升,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记者 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