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中国影坛“二十一大实战高手”,成龙、李连杰、吴京,全都落选

更新时间:2024-10-28 22:23  浏览量:2

提到功夫片,成龙、李连杰、吴京等人的名字无疑会让人脱口而出。然而,在中国影坛中,其实还有很多你意想不到的实力派高手。

我们今天来聊聊真实武林高手的故事吧!

李小龙被认为是现代功夫的创始人,他的影响力甚至遍布全球。关于他的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人称他只会花架子,也有人表示“敢跟李小龙打的人都是傻佬”。

实际上,通过对他的评论了解,李小龙真的是很厉害的。他不仅是武打片的代言人,也是引领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先驱者,绝对称得上是中国武术的一个象征。

在70-80年代功夫片的黄金时期,还有几位实战高手,他们的故事可能您并不了解。

除了实战本身,不得不提的就是"老虎"周比利了。

再来说说被誉为"港圈大佬"的陈慧敏。1983年,他37岁,只在35秒内就把日本拳手给打败了。从此之后,"拳有陈慧敏,腿有李小龙"的说法在江湖上广为流传。

这位实战高手精通谭家三展拳,他在东南亚拳击圈的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

除了成龙和李连杰,港圈四小龙之一的梁小龙在年轻时就以他出色的腿法闻名。传闻中,他曾经以一敌十而不喘气,这功夫底子实在深厚。

此后他参演了《大侠霍元甲》、《陈真后传》、《功夫》等经典作品,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他的真实身手。

一提到这个话题,大家是不是都觉得有点奇怪:为什么那些真正实力强大的高手,没有成龙、李连杰等明星那样出名呢?

事实上,真正的高手更看重实战,在银幕上他们往往显得不够华丽。像周比利这样的高手,他在实战中就怕把对手打伤,所以根本不敢在电影里像那样花里胡哨地表演,确实是这个道理。

而成龙他们厉害的地方在于,他们能够把武术动作变成艺术,观众看到这种表演就会觉得非常过瘾,这正是商业片所需要的。

不得不说,正是因为有这些真功夫大佬在背后支撑,中国功夫片才能走出自己的路子。虽然他们可能不是最闪亮的明星,但他们绝对是功夫片发展史上最坚实的基石。

你觉得是不是呢?

看到这里,你最想了解哪位功夫高手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武林秘史:从民国大力王到现代宗师”这个作品讲述了一个从民国时期到现代的武林故事。

接着之前的故事说,要说真功夫,咱们得从民国那会儿说起。

19世纪的武术泰斗"千斤大力王"王子平这个名字,年轻人可能不太熟。但这个人可是货真价实的实力派人物。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先后打败了康泰尔、柯芝麦、阿拉曼、沙力文、马志尼等大力士,被誉为"沧州二杰"。

提到“剑痴”于承惠,很多人都是从《少林寺》这部电影中认识他的。这位武学奇才不仅在电影中表现出色,还自创了一套名为“螳螂穿林”的剑法,堪称一代宗师。

更让人称奇的是,他已过七旬,仍能几拳就轻松解决几个挑衅他的混混,可见其功夫确实了得。

再说一说螳螂拳宗师于海。去年年初,于海老师因病去世,享年81岁,这意味着武术界失去了一位大师。他曾经在剧组跟"老虎"周比利交过手,两人打成平手,这段有趣的故事在圈内一直被传为佳话。

他饰演的昙宗师父火遍了大江南北。

赵志凌是洪拳的一位传人,这可是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呢。他在电影《功夫》中饰演了一个“娘娘腔”,但是实际上,他可是黄飞鸿嫡系弟子林正荣的徒孙哦。

不仅如此,他还创办了"赵志凌洪拳总会",如今全球范围内有将近20万名弟子,为中国武术文化的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呢?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现代,那些武术大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把武术和影视结合在了一起。

他们并不追求名声,而是希望让更多人了解真正的中国功夫。

就拿于承惠老爷子来说,他的功夫是真功夫,拍戏也是真打,完全不靠威亚和特效这些花架子,这才是真正的武打演员。反观现在的一些武打明星,他们全靠威亚和特效,表演看上去热闹,但实际效果经不起推敲。

这些老一辈武术家在电影中的表演,虽然不如现在的动作片华丽,但每一招每一式都充满了真功夫。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让中国武术这一文化瑰宝得以世代传承。

现在想想,这些武术前辈们,哪个不是默默付出了大半辈子?他们在银幕上的身影,或许没有成龙、李连杰那么光鲜,但正是因为有他们的坚持,才让中国功夫片有了真功夫的底蕴。

对的吗?现在的功夫片是不是也该多点真功夫,少点特效呢?

"南拳与北腿的武林决斗:谁才是真正的武林高手?"

在描述完了众多武术大师后,我们今天来说说一个有趣的话题:在电影银幕上,南派武术和北派武术之间的较量。

如果要说南派武术,那就不得不提到邱建国这个响当当的人物了。这哥们有多厉害呢?他把南派的几种拳法都练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实在是令人敬佩。

1991年,李连杰在电影《黄飞鸿》中饰演大反派“沙河帮主”,身手矫健,令观众大呼过瘾!之后他主演的电影《南拳王》使观众对岭南功夫有了全新的认识。

北方地区的朋友们,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释行宇。他在电影《功夫》中使用的那套"十二路潭腿",绝对让无数影迷们记忆深刻。更有趣的是,他原本是少林寺三十二代弟子,为了拍摄这部电影,他居然自降辈分,变成了三十四代。

这份对武术的执着,实在令人敬佩。

再来谈谈大圣劈挂门。陈观泰是陈秀中宗师的弟子,他的功夫实在了得。他在演艺圈的时间并不长,仅仅两年,但是他已经凭借《八步追魂》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他甚至带领本门派赢得了东南亚国术比赛的冠军。

他还有一位同门师弟是高雄,后来他在《霍元甲》中饰演的霍元甲一角成为了他最经典的角色。

要说影响功夫片最大的,当属武术指导刘家良。他是南派洪拳出身的大师,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凭借电影《黄飞鸿》、《铁臂拳王》等一举成名。

随后,他还和成龙、李连杰、洪金宝等动作影星合作了许多电影,为香港功夫片注入了新的活力。

你们有没有发现,电影中的真功夫高手往往都是配角或反派角色?这其中是否有某些原因?

说实话,真功夫注重的是实战效应,招式简洁有力,看起来反而不及那些华而不实的招式。就像"南拳王"邱建国,他的功夫是实打实的,但在电影里却常扮演反派的角色。

这就像是现在的功夫片追求视觉效果,观众喜欢的是热闹,是那种令人直呼过瘾的动作场面。

其实,中国功夫片的真功夫底子,正是因为这些南北武术高手的加入。他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银幕上展现了中国武术最纯正、最本真的特色。

您认为,现在的功夫片是否需要更多展现真功夫的功夫高手呢?

聊完了传统武术,接下来就来聊聊现代搏击高手。他们可都是在擂台上真刀真枪实战打出来的实力派!

首先来谈谈"无敌风火龙"赵子龙。这位来自内蒙的硬汉,在千禧年就因为表现太过突出,没几年便赢得了"散打王"的荣誉。

2004年时,徐克导演看中了他的实力,并邀请他主演了电影《散打》。尽管这是他唯一参演的电影,但足以证明实战高手在银幕上的魅力。

杨建平同样不容小觑,他仅20岁便已夺得全国散打65公斤级比赛冠军。尽管身材矮小,但他的功夫实力却着实令人惊叹。

近几年,他参与演出了如《街头之王》、《猛龙特囧》、《急先锋》这些热门电影。然而,实情却是,就他所拥有的实力来看,他在演艺圈的发展空间略显狭窄。

提起狠角色,不得不提"柳腿劈挂"柳海龙。他在20岁时就赢得了中国散打王的头衔,其腿功在圈内几乎无人能敌。

但你可能不知道,他还在新版《水浒传》里出演过"急先锋索超"。后来,他在《新警察故事2013》和《硬汉2》中的表演也十分精彩。

但说真的,为什么这些现代搏击高手在影视圈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呢?

我认为其中有几个原因。

首先,现代搏击注重实用性,比如散打和自由搏击。这些招式都是直来直去,虽然很实用,但是与传统功夫相比,观赏性相对较低。

第二,这些实战高手是从擂台上走下来的,表演对他们而言是一种完全不同的领域,需要的是表现力而非战斗力。

第三,现在的功夫片更注重视觉效果。威亚、特效、剪辑这些可以 让动作更炫酷。因此,真功夫在这方面就显得不那么 "电影"了。

你有没有发现,这些年咱们的功夫片越来越像好莱坞的动作片了,特效很漂亮,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那种实实在在的功夫味道,那种让人看了热血沸腾的真实感,好像在慢慢消失。

事实上,赵子龙、杨建平、柳海龙等人,他们在实战中展现出的实力和风采,恰恰代表了中国功夫的另一种传承。他们的拳术风格虽非传统武术,但依然充满了中国功夫的精神。

我认为现在的功夫片应该给予实战派更多的机会,让观众看到真正的中国功夫,是不是?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