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下“绣花”功夫 做“精细”文章 —宁县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纪实

更新时间:2025-09-26 09:35  浏览量:1

(记者:李建强 张洋 王艾佳)金秋时节,漫步于宁县县城大街小巷,街道宽阔干净整洁,城市绿化草木葱茏,市场人车秩序井然,一幅社会环境和谐、百姓其乐融融、魅力城市画卷油然而生。

俯瞰宁县县城 邵建设摄

近年来,宁县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聚焦城市管理难点问题,通过精心布局,精致建设,精细管理,下“绣花”功夫,做“精细”文章,全力打造山水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人居环境一流、公共服务优质的魅力县城,让县城城市品质、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提升。

运用网格管理模式 营造良好市容市貌

过去在宁县县城,乱摆摊点、占道经营、车辆无序停放等现象十分普遍,执法人员对各种乱象也进行过整治,但通常执法人员一走,乱象又回来了。如今随着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城市又焕发新的“颜值”。

新区和谐公园 邵琦摄

“现在,将商业服务网点布局分在每个网格里,大家各自负责各自区域,方便明确责任,能够将任务层层落实到位。”宁县住建局园林股股长赵丹表示,实行网格化管理后,对各种乱象将治理得更加彻底有效。

近年来,宁县通过建立完善城市管理网格全域覆盖体系,打破原先园林和环卫工人以马路牙为界区域划分不清和人力资源重复浪费的壁垒,将县城6.52平方公里划分为新区北区、和谐广场、九龙公园、南山公园、民族团结进步广场、辑宁公园6个网格区块,实行2个一级网格区域(分管副队长)—6个二级网格(区域主任)—19个三级网格(管理员)—285个四级网格(环卫工)的四级网格化管理模式,层层落实责任,对城区36条街道、46处背街小巷、3条河道的环境卫生进行常态化清扫和保洁,全方位实现城市管理的全方位覆盖,全时段监控,高效能管理。

县城九龙广场花坛 邵琦摄

与此同时,宁县还下大力气重点对人行道乱停乱放,堆放杂物进行重点整治,并对县城七大出入口及周边开展环境专项治理,全面解决乱搭乱建、道路破损、占道经营、绿植缺失、广告牌匾乱象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提升城市门户新形象,形成以基本商业服务为主体、设摊经营为补充的服务格局,适应市民群众对高品质、亲民化生活的追求。

此外,宁县还按照“地面抓整洁、墙面抓美化、立面抓规范”的要求,对辖区及道路沿线大型立柱、支架,各类跨街彩门、灯箱、灯杆等户外广告进行全面整治,按照“三统一、一自主”(统一规划、统一尺寸、统一材质、自主设计)的标准对现有门头招牌进行提质改造。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城市载体功能

“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小到路边的一朵花、一棵树苗,大到一座公园、一个广场,这些城市的公共设施都需要精心管理维护,及时做到遇坏补新、遇损补修,才能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县城环境。

新区和谐公园。邵琦摄

为了创建整洁优美、繁荣有序、安全舒适的县城环境,近年来,宁县着眼标准化执法、流程化管理、高效化服务,通过探索“智慧化”县城管理模式,统筹政法、公安、交警、城管、园林等资源,建立综合指挥平台,推行可视化、网格化、数字化管理,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效能和水平,并先后对滨河东路、滨河西路延伸段、宁朱路、天赐路等10条道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和绿化,道路绿地面积达到8.5公顷,道路绿地达标率97.83%,林荫路覆盖率83.83%,园林景观路绿地率43.5%。同时,建成九龙公园(综合公园)、南山生态公园、杨家岭白桦林主题公园、和谐广场、民族团结进步广场、滨河东西路等游园、广场17个。截至目前,县城公园绿地面积4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31平方米。

洒水车清洗道路 邵琦摄

而在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宁县更是下足功夫,先后建成日供水能力6000立方米净化水厂2座,供水保障率、城市管网水检验合格率均达到100%;建成公厕22座,实施了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日处理污水5000立方米,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85.97%,中水合格率100%。同时,按照“全覆盖”的原则,对县城1214座路灯及管线、29.8公里污水管道、30公里排洪管网、8个污水泵站、4个跨河倒虹吸及时疏通清掏维护,对九龙公园和民族团结进步广场内游乐设施、体育健身设备等进行常态化检修,确保市政设施正常运转。

在垃圾收运处置方面,宁县还通过新建县城垃圾中转站,增设10个垃圾收集点,定时进行清理、冲洗,做到了日产日清。

现如今,穿行在宁县县城,路更宽、地更净、景更绿……日新月异的变化,让这座城市更具底蕴、更有品位。

借助园林城市创建 扮靓美丽城市“容颜”

每天清晨六点,当县城还浸润在薄雾与草木清香之中时,县城的街道早已整洁如洗,滨河路旁健身散步的群众络绎不绝。傍晚,新区和谐广场、九龙广场,唱秦腔、跳舞、遛娃的群众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更是别样热闹。

更换维修路灯 邵琦摄

“县城环境越来越好,公园的设施和绿化也做得不错。晚上来散散步,很舒服。”市民李明赞不绝口。

从2022年起,宁县就紧盯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目标,下功夫“畅路固基、强能安居、美颜增韵”,并先后对县城86万平方米绿地、行道树及孤植树进行艺术化、科学化修剪,模纹修剪做到横平竖直,到边到沿;球类修剪做到圆润自然;草坪修剪保持平整,杂草发生率控制在5%以下;行道树修剪突出特色和景观效果,做到美观、通风、透光、防病虫害效果,使县城达到“一街一景,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

洒水车喷洒路面 邵琦摄

通过园林绿化及重点项目建设,如今县城公共绿地增加至86万平方米,实现了居民出行“300米见绿、500米见园”,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93.07%。

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离不开“城市管家”的功劳。宁县深入践行“721”工作法(7分服务、2分管理、1分执法)和“马路办公”工作机制,城市服务管理和执法水平成效明显。

县城新区一角 邵琦摄

针对县城周边自产菜农乱摆乱放,宁县在县城第一果蔬城适度开放部分公共空间设置摊位10处、设置小型果蔬市场3处17个摊位,并在宁州五路规划建设“宁州夜市”一条街,解决了县城流动餐饮、流动烧烤等零散小吃摊点乱摆乱放问题。同时,在宁州三路、四路、辑宁路、农贸路、新宁路分别设置执法岗亭5座,每个岗亭每个时段都有1至2名工作人员执勤在岗,实现“马路就是岗位,一上班就上街”的马路办公常态化,实现了城市管理由突击性治理向长效化管理转变。

此外,宁县还整理修订《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法律法规汇编》,规范行政执法文书72份,制定填写指南800页100余万字,不断规范办案程序,提高执法公开性、公正性、公平性水平和文明程度。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