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最强丞相前十:不谈名气,只论真功夫
更新时间:2025-09-24 06:30 浏览量:2
这几天,老猫儿多次刷到讨论中国最强丞相的视频。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看看这不论名气,只论能力的丞相的前十名
北宋那堆文人宰相里,寇准是个异类。别人遇事总想着“和为贵”,他偏要撸起袖子硬刚。辽军铁蹄压境时,满朝文武都劝真宗南逃,就他拍着桌子逼皇帝亲征澶州。
“澶渊之盟”看着是赔了岁币,实则换来了宋辽百年和平。要知道,当时的北宋早已没了开国时的锐气,能在危局里稳住阵脚,全靠他这股子不要命的刚劲。可惜这性子太直,终究敌不过官场的弯弯绕,落得被贬的下场。但仅凭“力挽狂澜”这一条,就比那些只会耍嘴皮子的宰相强太多。
有人说房玄龄是“捡现成的”,靠李世民的英明才留名。这话太偏颇了。打天下时,别人抢金银珠宝,他一门心思为秦王网罗人才,这眼光就甩了同僚八条街。
贞观年间,他当宰相十五年,看似没什么惊天动地的举措,却把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律法修订、人才选拔、制度搭建,桩桩件件都透着精细。李世民脾气暴,魏征敢犯颜直谏,可最后收拾烂摊子、把谏言变成可行政策的,还是房玄龄。“房谋杜断”里,他才是那个撑起盛世根基的人。
比起唐宋名相,高颎这名字估计没几人听说,但他的本事可不含糊。杨坚打天下时,他敢拍胸脯说“灭族也愿相随”,带兵平叛、谋划灭陈,军功实打实。
隋朝能一统天下,他居功至伟。建国后当宰相二十年,创立三省六部制的雏形,制定户籍、税法,把战后的天下治理得有声有色。杨坚喊他“独孤”而不直呼其名,这份信任可不是白给的。可惜碰上猜忌的隋炀帝,落得身首异处。若论开国建制的硬实力,他绝不输萧何。
五胡十六国那摊烂摊子,谁看了都头疼,王猛却能把前秦这副牌打得风生水起。苻坚说他是“卧龙”,其实他比诸葛亮还厉害——诸葛亮没统一三国,王猛却实打实扫平了北方群雄 。
他治下的前秦“关陇清晏,百姓丰乐”,既有农业发展,又有法治严明。更难得的是文武双全,既能运筹帷幄,又能领兵出征。关键是他选对了主公,还能全身而退(病逝于任上),比商鞅、李斯的结局强太多。“功盖诸葛第一人”,这话真不是吹的。
王安石的变法,至今仍吵得不可开交。但咱只论能力,这哥们儿绝对是狠角色。北宋积贫积弱,别人都在喊口号,他直接拿出一整套改革方案: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每一条都戳中要害 。
他敢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这份魄力在保守的北宋简直是惊雷。虽然变法最终失败,可里面藏着的“国家干预经济”思路,比西方早了几百年。列宁说他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够分量吧?只是超前半步是天才,超前一步可能就是悲剧。
万历初年的明朝,早就是个积重难返的“病秧子”:官员懒政、财政亏空、边防松弛。张居正一上台,直接下猛药——考成法整顿吏治,不合格就滚蛋;一条鞭法改革赋税,把混乱的税制捋得明明白白。
他当首辅十年,国库从空壳子变满粮仓,北边有戚继光守着,南边倭寇不敢来,硬是把明朝的寿命续了近百年。最牛的是,他能顶着“权臣”的骂名,逼着小皇帝和百官听话。都说“救时宰相”,历史上真能救得了时的,没几个。
刘邦能打赢项羽,一半功劳得算在萧何头上。别人在前线拼杀,他在后方搞建设,兵员、粮草从不断供。刘邦打了多少败仗,他就能多少次把家底重新攒起来,这本事太逆天了 。
汉朝建立后,他不居功,反而制定《九章律》,搞“萧规曹随”,让战乱后的百姓能喘口气。周总理都说,项羽败就败在没有萧何这样的人。他不是那种冲锋陷阵的英雄,却是能让英雄们安心打仗的靠山。这种“幕后大佬”,才是王朝的根基。
7
严格说商鞅没当过丞相,但他的权力和作用比任何丞相都大。在秦国之前,没人敢这么大刀阔斧地改革:废井田、开阡陌,打破贵族世袭;搞军功爵制,普通人靠打仗也能当官 。
他把一个弱小的秦国,变成了虎狼之国。虽然最后被车裂,但“商君死而秦法未败”,他的制度延续下去,最终帮秦统一了天下。后世所有改革家,几乎都绕不开他的影子。论“改变国家命运”的能力,他排第二,没人敢排第一?等等,再看看前两位。
秦始皇能统一天下,李斯是背后的操盘手。《谏逐客书》保住了秦国的人才,“远交近攻”帮秦国逐个吞并六国。但他最牛的贡献,是统一后的制度设计。
郡县制代替分封制,让中央能管到地方;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把原本分裂的华夏拧成了一股绳。这些制度,一用就是两千年,直到清朝还在沿用。虽然他晚年犯了糊涂,和赵高同流合污,但单论对中国政治格局的影响,他的功绩无人能及。
为什么管仲能排第一?因为他不仅强齐,更在关键时刻保住了华夏文明。春秋时期,蛮夷环伺,中原诸侯自相残杀,正是他提出“尊王攘夷”,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才挡住了游牧民族的入侵。
孔子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没有管仲,我们都得穿蛮夷的衣服。他的改革更绝:盐铁官营让齐国富得流油,“四民分业”奠定了古代社会分工的基础。他不像商鞅那么铁血,也不像李斯那么决绝,却能用最柔和的方式,实现最宏大的目标。论“治国安邦、守护文明”的综合能力,管仲绝对是千古第一相。
这份榜单可能和你想的不太一样,我没有把诸葛亮排得那么高,也把管仲放在了第一。这主要是因为我更看重他们对历史进程的实际推动作用和制度创新,而不仅仅是名气或个人品德。
比如管仲,他不仅让齐国称霸,更重要的是在“尊王攘夷”的旗帜下,保住了当时岌岌可危的华夏文明。而商鞅和李斯,则是亲手塑造了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格局。
当然啦,历史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最佳”。
你的看法肯定也很有意思。在这些名相里,有没有你特别欣赏或者觉得被低估了的?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我们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