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光:我的书法传统功夫很深,写得很到位,挑不出毛病来
更新时间:2025-09-21 10:09 浏览量:1
张旭光在一次节目中“很自负”的说,我的书法传统功夫很深,写得很到位,挑不出毛病来。那么张旭光 这句话的底气和依据是什么?他的自信建立在以下几个方面:
公认的传统功力,张旭光,尤其是他的行草书,深得“二王”(王羲之、王献之)一脉精髓。他对经典法帖的临摹和研究达到了极高的水准,用笔的精到、结字的准确、章法的娴熟,在业内是有目共睹的。这种“到位”是经过几十年严格训练和深刻领悟的结果。
“到位”的含义,在书法语境中,“到位”指的是一笔一划都符合法度,起笔、行笔、收笔都经得起推敲,结构和章法都合乎古人理法。从技术层面上讲,他的作品确实很难挑出“硬伤”。
历史地位与影响力,他曾长期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等重要职务,并倡导“激活唐楷”、“重读经典”等理念,对当代书法的学习和创作方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教学和理论也证明了他对传统的理解之深。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理解他的“挑不出毛病来”呢?正面理解(技术的极致), 这意味着他的作品在传统法度的框架内已经达到了近乎完美的境界。就像一个顶尖的体操运动员,一套规定动作下来,所有技术细节都无懈可击,裁判很难扣分。对于学习和欣赏传统书法的人来说,他的作品是极佳的范本。深层讨论,书法不仅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其实书法“到位”之后还用境界,书法艺术的更高境界或许是“以貌取神”,在掌握了纯熟技法后,摆脱技法的束缚,表达自我的精神和情感。评论界一种常见的观点是,张旭光先生将“二王”一路的风格推到了一个极致的高度,但如何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大的自我突破,是留给艺术家本人的课题,也是观众们期待的。
所以,我们在欣赏张旭光的书法,我们是在欣赏一位将传统功力锤炼到极致的大家。而关于“挑不出毛病”这句话,既可以看作是对其技术巅峰的自信宣言,也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来探讨书法艺术中“法度”与“性情”、“传统”与“创新”的永恒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