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驾驶技术对决,特斯拉 FSD 遇水土不服,Momenta 练出中国功夫
更新时间:2025-09-20 22:30 浏览量:1
特斯拉的掌门人马斯克竟然在上周的 All-In 科技峰会上预言,他旗下的汽车将在今年年底表现出类似“有意识”的感觉。
从技术架构上看,这种看法不无道理。
无论是特斯拉的 FSD,还是以 Momenta R6 为代表的中国方案,都默契地选择了“端到端”这条前沿赛道。
但真正的分野,在于学习的“哲学”。
在2016年那场举世瞩目的围棋大战上,AlphaGo 依靠学习海量人类顶尖棋手的棋谱,最终以4:1战胜了世界冠军李世乭。
这是“模仿学习”的巅峰,不过真正的里程碑出现在了2017年。
一个名为 AlphaZero 的新版本横空出世,它不再需要任何人类棋谱,纯粹通过与自己对弈,在21天内就达到了超越前辈的水平。
背后的逻辑,就是“强化学习”。它能够通过奖惩机制,自主发现连人类都未曾想到的“最优解”。
Momenta 等中国企业正是抓住了这一技术范式转移的机遇,将竞争拉到了一个新的维度,试图改写游戏规则。
有人可能会认为,中国路况的极端复杂性,比如汽车、电动自行车、行人共享同一个空间,以及不规则的“加塞”和“鬼探头”,对于AI训练而言,是充满“噪声”的负资产。
相比之下,美国相对标准化的道路环境能提供更“干净”、更有效的数据。因此,在美国训练出的模型理应更具普适性。
可是,在中国复杂路况下训练的AI模型,虽然过程艰苦,但一旦让它到平原地区(即规则更简单的路况)比赛,其表现将是降维打击。
特斯拉 FSD 今年进入中国市场后的表现,恰恰从侧面印证了这一逻辑。
面对中国特有的拥堵场景、电动车与机动车的复杂情况,FSD 时而出现的犹豫和不适应,说明了仅靠北美“干净”数据训练出的模型,在“地狱难度”的考场中确实会面临挑战。
相反,以 Momenta R6 飞轮大模型为代表的中国方案,正是在这种复杂环境中“练出了一身中国功夫”。
它学会的,不仅仅是遵守交通规则,更是高阶的驾驶能力。
搭载了 Momenta 技术的别克至境 L7,就在不久前成功通过了模拟高速公路上的“消失的前车”和城市路口的“盲区藏辆左转车”这两项极为严苛的智驾挑战。
对于前沿技术而言,获得行业内最挑剔、最严苛的“专家级客户”的认可,是含金量极高的另一种证明。
而Momenta 的技术实力,就已经赢得了以严苛和保守著称的德国三大豪华汽车品牌“BBA”(奔驰、宝马、奥迪)的全面认可。
在汽车这个百年行业内,这就是一张“金字招牌”,其分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超过了单纯的消费者市场热度。
更重要的是,这项技术已经从概念走向了现实。
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旗下的首款轿车至境 L7,就搭载了这项技术,并实现了业内首批“无断点”城市 NOA(领航辅助驾驶),甚至能精准通过没有车道线的高速ETC区域。
这些用户能真实感知到的流畅体验,正是将抽象的“强化学习”转化为可靠产品的最佳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