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笔网评】练好“纵深”功夫,让“大市场”成为“强市场”
更新时间:2025-09-16 15:38 浏览量:1
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既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国之大者”,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的关键举措。唯有练好“纵深”功夫,才能推动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由“大”向“强”的跨越。
以“纵横联动”拓空间,以“深度攻坚”提质效。市场是最稀缺的战略资源,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显著优势,既是经济发展的底气,也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依托。要让这一优势持续巩固增强,需在“纵横覆盖”与“深度挖掘”上下实功。“纵横联动”在于构建全域协同的市场体系。我们强调的“五统一、一开放”,正是打通市场壁垒的关键:统一市场基础制度,让规则标准一视同仁;统一市场基础设施,让要素流动畅行无阻;统一政府行为尺度,杜绝选择性执法;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统一要素资源市场,释放配置效率;持续扩大内外开放,实现国内国际市场联通。这如同打造“中国号”市场航空母舰,既能促进国内生产与消费良性互动,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个中国人,也能为世界共享中国机遇搭建平台,推动中国与世界双向奔赴。“深度攻坚”在于破解沉疴痼疾。要聚焦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政府采购招标不规范、地方招商引资乱象等突出问题,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补齐法规制度短板,纠治政绩观偏差。通过清除每个经济环节的堵点、规范每个市场节点的运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以“站位高度”聚共识,以“协同合力”促落实。“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绝非一地一域之事,需要打破地区壁垒,凝聚各方合力。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从政治和全局高度认识其重要性——这既是经济任务,更是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要让地方发展主动融入国家全局,摒弃“小算盘”,共算“大账”。协同合力需要制度保障与实践推动。从2022年《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印发,到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持续部署,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反垄断法首次大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次修订、《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出台,实现四级政府审查全覆盖,制度笼子越扎越紧;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竞争专项执法持续开展,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问题得到及时纠治;《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发布,为各类经营主体打造公平竞争的舞台。在实践中,京津冀“瓣瓣同心”、长三角协同创新、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正生动诠释着“消除护城河、同做大蛋糕”的共赢路径。
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当前,一些领域制度规则仍不完善,要素市场发育相对滞后,地方保护主义偶有抬头,这些都需要我们以问题为导向,久久为功。要把握好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全国统一与地方发展、国内市场与对外开放、当前任务与长远目标的关系,推动市场规模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建设好全国统一大市场,既是从容应对风险挑战的底气所在,也是夯实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是赓续中国经济活力的担当,更是增进人民福祉的责任。唯有持续练好“纵深”功夫,方能让“大市场”真正成为驱动发展的“强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