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央嘉措:世间事,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说清楚
更新时间:2025-09-14 10:04 浏览量:1
文|幸福娃
仓央嘉措说:“世间事,不是每一件事都需要说清楚,理解你的人,不需要解释;不理解你的人,解释也没用。”
人活一世,总盼着被人懂得。年少时,每有主张,便欲滔滔不绝地向人剖白,生怕别人不解其中深意。
后来年岁渐长,方才明白,理解不是强求来的,解释也未必能换来懂得。
理解二字,说来轻巧,实则重若千钧。它不单是明白你说了什么,更是懂得你没说什么。
理解是心与心的相照,是灵魂与灵魂的默契。有了这默契,即便无言也能意会;若无这默契,纵是千言万语也如对牛弹琴。
老子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懂得的人,不必多言;而喋喋不休者,往往还未参透真谛。
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原就不建立在语言的堆砌上。有时说得太多,反倒显得浅薄。沉默中的相知,胜过万语千言的辩白。
人世间,误解总是常态。每个人的经历不同,眼界各异,看事看人的角度自然千差万别。
你视若珍宝的,他人或许弃如敝履;你痛彻心扉的,他人或许不以为意。
有人终日活在解释中,生怕别人误解了自己。然而越是解释,越是显得局促。反倒那些从容不迫的人,不必多言自有一番气度。
解释多了,不但累了自己,也烦了他人。况且,许多事情本就无需外人理解,自己的心明白就好。
不理解你的人,任你如何解释,他自有他的成见。你的话,他听不进;你的情,他体会不到。
这般情形,不如省些力气,做好自己的本分。时间自会证明一切,何必急于一时呢。
理解你的人,不需要你费力解释。你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已心领神会。这样的人,是生命中的馈赠,可遇而不可求。
若有幸得之,当珍惜这份默契;若无,也不必遗憾。毕竟,人终究是为自己而活,不是为他人的理解而活。
人到中年,越发觉得:许多事,自己明白就好,不必说与外人听。这不是孤高,而是懂得了选择的智慧。
世间万事,不是每一件都需要摊开在阳光下晾晒。有些心情,适合埋在心底,自己咀嚼;有些经历,适合独自回味,不必分享。
《中庸》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独处时的行为,最能见一个人的品性。
同样,不需要外人理解时的选择,最能见一个人的智慧。
真正强大的人,不需要依靠外界的认可来肯定自己的价值。他知道自己是谁,要做什么,这就够了。
世人多喜欢评判他人,却少有人反观自身。于是误解丛生,流言四起。
面对这般境况,最好的态度不是辩解,而是继续走自己的路。时间是最好的裁判,它会给出最公正的评判。
年轻时常以为,被误解是天大的事,非得辩个明白不可。如今才知道,被误解是人生的常态。
越是出色的人,越容易被人误解;越是超前的思想,越不容易被当时的人理解。若因怕被误解而畏首畏尾,反倒辜负了自己的才华。
做人不必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理解你的人,自然会理解;不理解的人,纵使你费尽唇舌,他也未必能懂。
既如此,不如将解释的功夫用来做事,用来修身,用来珍惜那些真正懂你的人。
人生苦短,不必为不值得的人耗费心神;世事变幻,不必为表面的理解或误解而动摇内心。守住自己的本心,做好该做的事,足矣。
世间最好的理解,往往不言而喻;最深的懂得,常常无需解释。愿你能找到那些无需多言就能懂你的人,也愿你能成为不必解释就能活得通透的人。
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