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党建“实”功夫催生发展“强”动力

更新时间:2025-09-12 05:30  浏览量:1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 宋爽 通讯员 刘怡敏

初秋的包头市九原区,阳光灿烂,草木葳蕤。塔吊林立的双创环保产业园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园区党支部书记王平告诉记者:“临时党支部成立后,施工节点稳步提前,大大缩短了工期。党建绝不是摆摆样子的虚功夫,而是让大家的心真正聚在一起,瞄准同一个方向,一起往前冲。”

今年以来,九原区从细微处发力,以推动组织体系“最后一米”落地、党员队伍“源头活水”常流、基本制度“刚性执行”生威、基层保障“硬核支撑”到位为抓手,全面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组织体系“最后一米”落地

九原区总面积734平方公里,辖4个苏木镇、4个街道,常住人口27.48万人。随着城市更新、产业转型加速,传统的党建工作方法已难以覆盖新经济组织、新就业群体,更难以满足当前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组织设置必须跟着生产力布局走。”九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樊丽静坦言,“党支部建设不是简单挂块牌子就能完成的‘场面活’,我们要做的是把组织力嵌入生产链,真正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生活同频共振。”

九原区以“支部建在项目上”为切入口,先后成立区水利项目建设专家组临时党支部、新材料产业园区双创环保产业园项目临时党支部,同步建立“项目建到哪里、支部就设到哪里、党员就聚到哪里”的动态调整机制。临时党支部不仅管思想、管作风,更管安全、管质量。更大的变化发生在新兴领域,九原区通过梳理更新新兴领域企业数据,选派党建指导员“一对一”深入指导,目前已基本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

党员队伍“源头活水”常流

“80后”田建峰是白音席勒街道二道沙河西村党支部书记,从带领村民集资220万元修建物流园区发展集体经济,到打造九原区首个村级养老服务综合体……村民们提起田建峰总是竖起大拇指。像他这样有想法、能成事的村党组织书记,九原区已培育了不少。

将一批优秀人才发展成为党员,把具有一定能力的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党员中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嘎查村干部后备力量,方能确保队伍有活力、有干劲。九原区深入实施发展党员“源头工程”,科学制定发展党员计划,重点从新经济组织、农牧民以及青年中发展党员,全区党员结构持续优化,35岁以下党员占比稳步提升。针对基层干部队伍培育,九原区建立的嘎查村社区“两委”后备人选储备库,目前已动态储备后备力量541人。

“硬杠杠”确保制度“长牙”“带电”

翻开沙河街道花园社区的组织生活记录册,全年的活动安排科学合理,日常学习交流、教育管理的记录整洁详细,时间、地点、内容一目了然。

制度不仅要上墙,更要上心。九原区把制度学习纳入各级培训和组织生活内容,把党支部落实制度情况纳入巡察范围,把党员执行制度情况纳入民主评议内容,用“硬杠杠”确保各项制度落地。坚持每月下发“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活动指引,不断提升主题党日活动质量,让组织生活既有“时间表”也有“路线图”。

按照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标准,九原区委组织部制定抓党支部建设的“六个专项”行动“责任清单”,深入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对党内政治生活、党费收缴管理使用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收集各类问题线索百余条。并适时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杜绝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纸上整改,让各项基本制度真正“长牙”“带电”。

基层保障“硬核支撑”到位

走进白音席勒街道德贤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空调、饮水机、应急药箱、充电宝等设施一应俱全,小修小补、假期托管、非遗体验等各类服务应有尽有。“要不是区里给拨了40万元资金,咱党群服务中心哪能建得这么‘有底气’!”社区党支部书记王珂馨笑着说道。

党群服务中心是服务党员群众的主要阵地。2024年以来,九原区累计返还离退休干部党支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党费21万余元,下拨专项资金140余万元,用于阵地建设、活动开展、困难党员慰问等,累计新建、改扩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10余个,打造党群驿家38个,真正实现了党员活动有场所,作用发挥有舞台。

党建品牌更是百花齐放,麻池镇打造的“麻事好商议”基层治理党建品牌,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专人办”;两新党建领域聚焦“益企暖新”,涌现出大全新能源“红色硅光·大全先锋”、东宇新材料“红炉铸魂”等党建品牌,矩阵效应初显。白音席勒街道开元社区党委、哈业胡同镇乌兰计一村党支部、沙河街道黄金社区党委、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第五党支部4个基层党组织被选树为202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沙河第二小学教育集团第一党支部、人民检察院第二党支部等37个党组织被命名为2024年度“包头市坚强堡垒支部”。

九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烨表示,将继续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把支部建在项目上、把党员派到一线去、把资源沉到最基层,让每一个支部都成为群众家门口的“主心骨”,让每一名党员都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