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小切口改善大民生 微改革释放高效能 兰州市以“绣花”功夫靶向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更新时间:2025-09-11 10:51  浏览量:2

治理好不好,关键看民生。在兰州的大街小巷,基层治理从未停留在宏大叙事,而是以群众急难愁盼的小问题为切入点,如暑期托管班的一盏灯、健身场地的一方器械、秦腔演绎的一段新曲、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串联起的民生幸福大图景。从双职工家庭的“看护难”到残疾人的“出行愁”,从老年人的“精神空”到务工者的“办事繁”,基层治理者以“绣花”功夫破解民生痛点,在解决“小事”中积累治理效能,让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地为可触可感的生活变化。

暑期托管班实践活动

靶向破题:以精准服务解民生“燃眉急”

“孩子没人带,上班总心慌。”这是双职工家庭暑期最普遍的焦虑。在安宁区长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灯光早早亮起。2025年暑假,这里的爱心托管班再次开课,作业辅导、绘画手工、户外游戏等课程,让120余名3至16岁儿童有了“安全港湾”。“免费还专业,比校外机构贴心”,家长柯秋焕道出了托管班的价值核心:不是简单“看孩子”,而是以“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志愿服务”的模式,精准匹配双职工、新就业群体的核心需求。如今,该托管班获评全国“我喜爱的托管班”,成为兰州基层“靶向式”服务的缩影。

暑期托管班

同样的精准,体现在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中。城关区张掖路街道秉持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原则,按照先困难后普通、先特殊后一般的标准,对辖区内的老人展开排查,选取了特困、低保、儿女残疾、独居等55名重点老人,启动了“守护银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年纪大了,爬高擦玻璃是万万不敢了。”家住金塔巷的居民徐蕙英说。如今,居家养老上门服务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一支由街道和爱心公益组织组成的服务队伍,正带着工具、食材,带着温暖的问候,走进老人家中。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饱含深情的关怀,显著提升了老人们的晚年幸福指数。

课外实践活动

多元赋能:以扩容服务填民生“空白点”

“如何让移风易俗工作持续推进,让文明新风深入人心。”这是基层治理工作的关键。在红古区花庄镇的田野乡间,湟兴村的秦腔旋律正演绎着不一样的“新曲”。“秦腔是西北人的魂,乡亲们都爱听。我们就琢磨着,能不能用这老调子,唱唱新规矩?”创作中,秦腔艺术团深入挖掘生活素材,创作出《文明新风曲》《彩礼风波》等多部生活化原创秦腔剧目。为扩大政策影响力,湟兴村构建了田间剧场+云上舞台双轨传播体系。目前,艺术团吸引了40多名青少年加入,培养出了5支村级文艺小分队。少年的朝气注入古老的秦腔,让这门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而更多本土文艺细胞的激活,也为乡村治理注入了暖暖的人情味儿和新动能。

葫芦丝课堂

在七里河区晏家坪街道北院社区,一块352平方米的空地,成了居民家门口的乐园。“跑了三趟看进度,就盼着器材早装好。”75岁的董玉文望着崭新的健身器械,满脸期待。这个老旧小区住着2405名居民,其中802名老人、534名未成年人,长期缺乏健身设施。社区党总支书记王丹牵头,将闲置空地改造成健身场地,未来还计划加装遮阳设备。从没人管的空地到老少都爱去的乐园,看似简单的改造,实则是对“一老一小”需求的精准回应——基层治理的温度,正藏在这些“想到群众前面”的细节里。

学员在上舞蹈课

机制创新:以协同体系筑治理“硬底座”

“办事跑断腿,调解磨破嘴。”曾是群众对基层服务的吐槽。在西固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务工人员毛作鹏拿着劳动仲裁调解书感慨:“不用跑多个部门,一次就办好!”这背后,是西固区落实1139工作部署、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成果:构建协同联动、网格覆盖、智慧赋能、多元化解体系,整合14家单位76名工作人员入驻综治中心,打造1厅+N室服务格局,上半年处理信访事件153件、司法确认471件,让矛盾不出社区、纠纷就地化解。

治理的协同力还体现在普法这件事上。刘家堡派出所与枣林西社区共建“社区警校”,打破教室边界:民警、律师走进楼院、学校、企业,用案例讲解、情景模拟讲反诈、禁毒知识;网格员定期在居民群推送普法短视频,实现法律知识“随时随地学”。“以前觉得法律离自己远,现在随时就能学。”居民的反馈印证了警社联动的价值——基层治理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整合公安、社区、志愿者等力量,形成“1+1>2”的协同效应。

社区工作人员登记居民反馈意见

记者手记

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连着千家万户的柴米油盐。以小见大,方能行稳致远。所谓小,是聚焦群众的“微需求”,实现“孩子有人带”“老人有处去”“办事不跑腿”的日常;所谓大,是通过解决小事积累治理信任。只要始终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从小处着手、向实处发力,就能在基层治理的赛道上,跑出民生幸福的“加速度”,绘就“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弱有众扶”的美好画卷。(记者 彭美姣)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