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金光诀:老祖宗的修身窍诀,原是平常日用的真功夫
更新时间:2025-09-09 15:51 浏览量:2
说说金光诀:老祖宗的修身窍诀,原是平常日用的真功夫
•
□□咱们今天不谈玄虚,就像围炉唠家常似的,把《金光诀》的真义理、实练法子说透。先把经得住推敲的普传校对版列前头,这版本删了历代添的繁文缛节,只留核心精要,既合传统修身文化“重内调、轻外相”的根本,也合咱们现代人忙忙碌碌的日子节奏——
•
金光诀(普传校对版)
•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三界内外,惟道独尊。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受持万遍,身有光明。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内有霹雳,雷神隐名。洞慧交彻,五炁腾腾。
□□金光速现,覆护吾身。
•
□□古德常说:“道在屎溺,道在瓦甓”,真修身从不在仪式的繁复里,就在田埂的泥土、灶间的烟火里。我总跟学生讲,怕就怕把老祖宗的东西讲成“空中楼阁”,仿佛非得穿特定服饰、做复杂手势才算“修身”。早年听研究传统修身文化的先辈聊起一桩传法旧事:元代有位懂古传修身方法的人在山西乡间居住,见百姓天不亮就下地耕织,哪有闲工夫学“雷神隐名”的繁文?便把诀里复杂的旧时说法、仪式细节全删干净,只教大家农闲时坐炕头、歇晌时靠树桩念这十几句。后来有个老农找他道谢:“先生,我念了半年,先前扛稻子压得腰疼,如今扛半袋走二里地不费劲,夜里也不瞎琢磨琐事,睡得沉实。”他笑答:“心定了、气顺了,比啥都强——好方法不在复杂,在管用。”
•
□□还有我年轻时在无锡待着那会儿,遇着个晚清从宫里出来的周婆婆,她当年在宫里就跟着懂古传方法的长辈学这普传版。每天早上她坐门槛上念诀,手里还择着青菜,念一句就往竹篮里放一棵,等诀念完,菜也择利索了,转身就进厨房烧早饭。我好奇问她:“您念诀还择菜,不怕分心?”她笑得眼睛眯成条缝:“小伙子,念诀是为心里不发慌,择菜是为晌午有饭吃,两桩事不耽误——心顺了,菜择得快,诀也念得踏实。”她说宫里的娘娘们也这么练,睡前坐梳妆台前念五六遍,睡得比喝安神汤还香。这些都是实打实的经历,不是虚话。
•
□□今儿个咱们逐句拆这诀,既要把底层理儿说透,又要把日常能练的法子讲明白,让每一句都落在“能用、管用”上。
•
一、认本源:天地与人,原是一体气脉
•
□□聊起这诀,先得懂“咱们跟天地没分开过”的理儿。老祖宗说“天地玄宗,万炁本根”,不是随口念叨,这里头藏着修身的根本。
•
□□1. 天地玄宗,万炁本根
•
□□古德有个比方特形象:“天地如一棵老槐树,人就像树上的枝叶,根脉扎在土里,气脉连着树干,从来没断过”。这里的“玄宗”,不是玄虚的“玄机”,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源头”;“炁”(音qì)更不是咱们日常喘气的“气”,是天地未分、混沌初开时就有的“先天本根之气”——就像所有草木都从种子里发芽,咱们的身心也靠这股气撑着、养着。
•
□□你不用翻古传文献找注解,日常里就能摸着这股气的影子:冬天冻得手僵脚麻,晒会儿太阳,暖乎乎的劲儿从骨头缝里渗出来,这是“天地炁”帮你活络;累得抬不动腿,找树荫歇会儿,手按在肚脐下三寸的丹田(约四横指宽的位置),慢慢喘三口气,又能起身赶路,这是“先天炁”帮你补劲儿。咱们跟天地从来没隔过层,就像鱼在水里游却忘了水——不是水不在,是心太急,没来得及停下来感受。
•
□□每天早晚找个安生时候坐定,手轻轻按在丹田上,默念“天地玄宗,万炁本根……”,心里就想“我这身子,原是天地的气聚成的,跟外头的太阳、清风、田埂里的土气是一股劲儿”,这么想三回,心自然就静了——这是“打基础”的第一步:认“先天炁”,不跟天地“隔心”。
•
□□2. 广修亿劫,证吾神通
•
□□前辈大德解“亿劫”,说得最透的是“劫是‘时光’,也是‘心境’,广修亿劫,就是慢慢来,不着急”。就像农民种稻,春里插秧、夏时除草、秋来收割,没谁插了秧第二天就盼着割稻子;修身也一样,不是求“飞檐走壁、耳听八方”的特殊能力,是让身心的气脉慢慢顺了,日子过得通透舒坦。
•
□□从理儿上说,这是“攒先天炁”的功夫。民国时陈撄宁先生曾提过一位教书先生,常年失眠,翻来覆去到后半夜还醒着,后来他每天睡前坐床上念20遍这诀,手按丹田,吸气时想“天地的气聚到我身上”,呼气时想“气沉到小腹丹田”,三个月后倒头就能睡,第二天讲课也有精神。你说这是啥特殊能力?是“能好好睡觉、踏实教书”的能力——普通人的“通透”,从来不是玄的,是把日子过顺了,自己舒服,身边人也舒服。
•
□□练这步别贪多,配合呼吸就好:吸气时放松,不用刻意使劲,呼气时让气慢慢沉到丹田,不用出声,自己能听见诀音就行。要是心急了,就想想“种稻子”的理儿——庄稼得等节气,气脉也得等积累,急不来。
•
二、找体感:身上的“金光”,原是温乎气儿聚成的
•
□□聊完天地跟咱们的气脉关系,再说说怎么摸着身上的“金光”——其实这东西一点不玄,就是身子里攒的那股温乎气儿,找对方法就能感觉到。
•
□□3. 三界内外,惟道独尊
•
□□“三界”不是天上、地下、人间的玄话,是咱们身上的“精、气、神”:身子的“精”(比如扛东西的力气、走路的劲儿,是底子能量)、呼吸的“气”(日常喘气的活劲儿)、心里的“神”(想事儿的明白劲儿、稳住情绪的定力)。“惟道独尊”,尊的不是哪个特殊形象,是“让精、气、神不打架”的规矩:晚上11点该睡别熬到两点刷手机,吃饭该吃一碗别贪嘴吃三碗撑得胃疼,坐念时腰背别窝着蜷着——这些日常里的小规矩,就是“尊道”。
•
□□练习时的坐姿有讲究,但不用刻意端架子:找张硬板凳,别坐软沙发(软沙发容易窝腰,气顺不开),双脚平踩地面、与肩同宽,膝盖弯成90度,像上班坐办公室那样自然就好;双手轻轻放大腿上,掌心朝下,手指放松不用攥拳;眼睛轻闭,或是半睁着看自己膝盖——身子顺了,气才顺,神才能定,这是“调身”的基础。
•
□□4. 体有金光,覆映吾身
•
□□好多人练半天没感觉,是方法没对——这“金光”不是眼睛能看见的亮光,是丹田聚起来的“温乎气儿”,得跟着呼吸找:
•
□□① 坐好先做三次深呼吸:吸气时想“外头的清炁从鼻子吸进来,慢慢进了我身子”,胸腹跟着慢慢鼓起来,不用绷着劲;
•
□□② 呼气时想“丹田那股温乎气儿攥住了,别散,慢慢沉到小腹里”,肚子跟着慢慢收回去,别憋气、别呼太快,像吐气吹蜡烛似的匀着来,鼻子细、匀、慢的呼气;
•
□□③ 呼气时念“……体有金光,覆映吾身……”,专心想“丹田那儿有个乒乓球大小的暖球,温温的不烫人,像揣了个小暖手宝贴在肚子上”。
•
□□我有个学生刚开始练,总说“没感觉”,我让他每天多练几分钟,第十天他来跟我说:“老师,丹田真的暖了,像喝了口热粥顺着喉咙滑到肚子里,温乎乎的。”这股温乎气儿就是“金光”的底子,只要坚持练,一周左右手按丹田就能摸着点温乎劲儿,这就对了。
•
□□5. 视之不见,听之不闻
•
□□历来修身者常说:“好方法是‘体’,不是‘表面样子’,得用身心去‘觉’,不是用眼睛看、耳朵听”。“金光”也这样,看不见、听不着,只能靠身子去“觉”——比如念诀时手按丹田,能感觉到肚子跟着呼吸轻轻动,温乎气儿慢慢往腰上漫,之前久坐的腰酸也轻了;或是念着念着,忘了“我在念诀”,只觉得浑身松快,不想烦心事——这就是“觉到了”。
•
□□去年有个年轻小伙来问我,说他念诀时总盯着天花板找“金光”,念得眼睛发酸还没感觉,说“这诀不管用”。我跟他说:“把注意力从眼睛移到手上,好好感受丹田的温乎气儿,修身讲究‘不执着表面样子,专守内心感受’,别跟自己的眼睛较劲。”他照做了三天,跑来跟我高兴地说:“温乎气儿漫到腰上了,坐一下午腿也不麻了!”修身不是找罪受,别把“表面样子”当“根本”。
•
□□6. 包罗天地,养育群生
•
□□等丹田的温乎气儿稳住了,就慢慢让它往全身扩散——不用贪多求快,每天扩一点点就好,这就是传统说法里“炁跟天地搭上边儿”的意思。
•
□□心念“……包罗天地……”时,吸气就想“天地间的温乎气儿慢慢漫进来,裹着我的身子”,就算没明显感觉也没关系;呼气时就感受“这股劲儿从小腹丹田往上走,到胸口膻中穴周围(两乳头连线中点),同时往下顺到脚心涌泉穴周围”,一步一步让全身裹着暖意,别催自己。
•
□□前两年在街边吃早点,认识个开出租的王师傅,他每天中午找个树荫停车,在车里这么练20分钟午休。以前他开半天车就腰酸背痛,得靠路边捶腰,现在开一天都不觉得累。他跟我说:“这股暖意散到腰上、背上,跟有人用掌轻轻揉似的,舒服得很。”这就是“养育群生”的真义:先把自己的身子养好、心稳住,自己舒服了,对身边人也有耐心——以前乘客问路他都嫌烦,现在还会主动提醒“前面路口慢点开,别赶”。
•
三、落实处:“受持”不是念数,是心气合一
•
□□聊到“受持万遍,身有光明”,得先校订个关键:“受持”不是“念够一万遍就行”,古传文献里的本义是“受炁入身,持守不散”——不是光张嘴念诀音,是把诀里的气脉收进身子里,再稳稳守住。
•
□□7. 受持万遍,身有光明
•
□□实练时可以把诀句拆成小段,配合呼吸,一句一句“受持”:吸气不用刻意使劲,顺着平时呼吸的习惯来就成——想配着默念诀文也成,不想配就单纯顺气,怎么舒服怎么来;重点在呼气:呼气时慢慢念诀,念多长不用死抠规矩,跟着自己的呼吸节奏来,只要呼得匀、呼得长就好。呼的时候心里捎带着想,那股温乎气儿顺着这口气往下走,慢慢沉到肚脐下的丹田里头。就这么把诀文匀匀分到每一次呼气里,呼一次念一段,循环着默念,不用急也不用跟自己较劲。
•
□□不用大声喊,小声念到自己听见就行,像跟自己说心里话那样。要是念的时候突然想起“冰箱里有剩菜没放冷冻”,别慌,先把这口气呼完,记着“念完再去收拾”,接着往下念——心不在焉念一百遍,不如专心念几十遍。
•
□□这么练一两个月,你会发现身上不那么怕冷了,心里也亮堂——不是真的“发光”,是心里不堵得慌,看啥都顺眼,跟人说话也有耐心,这就是“炁攒够了,身心通透”,也就是“身有光明”的实在样子。
•
□□8. 三界侍卫,五帝司迎
•
□□“三界侍卫”,说透了就是“精、气、神不打架”:坐念时腰背不酸(精顺了)、呼吸不喘不促(气顺了)、不想“明天要交的报告没写”“孩子学费还没缴”(神顺了),这三样顺了,像有人悄悄帮你护着身子,能不舒服吗?
•
□□“五帝司迎”更实在,是五脏(肝、心、脾、肺、肾)的气脉顺了——传统说法里,身心调和与五脏状态相关,气脉和了,念完诀吃饭香、睡觉沉,早上起来嘴里不口干、不发苦。我有个老学生,以前早上起来总觉得嘴里发苦,喝多少水都压不住,练了俩月这诀,苦味儿没了,他跟我说:“现在喝白开水都觉得有点甜,以前哪有这感觉。”
•
□□这儿给大伙儿加个小法子:念诀前、念诀后,用手掌在膻中、后腰命门(对应丹田的位置)、小腹丹田这三处各揉三圈,不用使劲,轻轻揉就好,能帮着气脉顺得更快。
•
□□9. 万神朝礼,役使雷霆
•
□□“万神”不是庙里供的形象,是你身子里的“小力气”——比如细胞的劲儿、血管里的活气儿、肌肉的劲儿;“雷霆”也不是呼风唤雨,是心里的“利索劲儿”,是“气往一处使”的功夫。
•
□□静坐完你握握拳,能感觉到手有劲儿,不是软塌塌的;站起来走两步,腿不沉,像轻了一斤——这就是“万神朝礼”,身子里的小力气都往一处聚;以前上班前总慌慌张张找钥匙,现在能提前放玄关;以前跟家人吵架非要争输赢,现在能先闭嘴想想“这点事值不值”——这股不慌不忙、能管住自己的劲儿,就是你的“利索劲儿”,比啥都管用。
•
四、除障蔽:“鬼妖”原是心头念,“霹雳”本是气脉通
•
□□好多人一听见“鬼妖丧胆,精怪亡形”就发怵,其实哪有这些玄虚说法?大多是自己吓自己。
•
□□10. 鬼妖丧胆,精怪亡形
•
□□传统修身里常说“世间本无玄虚,庸人自扰之”,这里的“鬼妖”“精怪”,是身子的“不舒服”(比如湿气重、肩颈堵得疼)和心里的“歪念头”(比如贪心、害怕、瞎琢磨)——比如晚上睡不着,总瞎想“床底下有东西”,越想越怕,这“不安”就是你的念头;早上起来肩疼,抬胳膊都费劲,这“不适”就是气脉堵了。
•
□□想把这些“麻烦”赶跑,睡前念几遍就好:坐在床上别躺下(躺下容易犯困,念不专心);手轻轻按在丹田上,慢慢呼吸,心里念一句配合一次呼吸;念完别摆弄手机,直接躺下,默念“今天念完了,该睡了”。
•
□□我有个朋友以前总做噩梦,梦见被人追着跑,醒了一身汗,这么练了一个月,噩梦少多了,他说:“现在躺下没多久就睡着,也不瞎想了,早上起来也不觉得累。”这就是“不安消散”——不是打跑了啥,是把念头理顺了,身子里的“不畅快”化掉了,心里不慌了。
•
□□11. 内有霹雳,雷神隐名
•
□□“内有霹雳”是啥感觉?去年有个学生常年落枕,左边脖子疼得转不过来,我让他念诀时想着“温乎气儿往脖子上散”,他念到第三遍,突然觉得脖子“咔”一声轻响,接着就不疼了——像有人帮着轻轻揉了一下,特痛快。这就是“气脉堵的地方通了,突然通透”,就是“霹雳”的感觉。
•
□□“雷神隐名”不用瞎琢磨,普传版把复杂的旧时说法删了,就是怕你纠结“这些说法啥意思、咋对应”。前辈修身者有句话说得实在:“吃馒头不用知道麦子是谁种的”,练诀也一样,气脉通了、身子舒服了,就够了。修身也讲究“不刻意等通透感,练到一定程度自然来”,别钻牛角尖。
•
五、归平常:“金光”原是本能,护身先护心
•
□□诀文收尾那句“金光速现,覆护吾身”,是练这诀的终极目标——不是要你练出啥“特殊能力”,是让“金光”变成身子的本能,像呼吸一样自然。
•
□□12. 洞慧交彻,五炁腾腾
•
□□“洞慧”不是变多聪明,是“不犯糊涂”,是“炁转神”的功夫:买衣服时不会“看见贵的就想买”,知道“够穿、舒服就行”;跟朋友吵架时不会“非争赢不可”,知道“让一步,朋友还在”——心里亮堂了,不钻死胡同了。
•
□□“五炁腾腾”,说的是五脏(肝、心、脾、肺、肾)的气脉特别足——这“五炁”对应肝、心、脾、肺、肾的气脉,这五股气顺顺当当足了,摸手心、脚心是暖的,不是凉冰冰的;说话有底气,不是有气无力;爬楼梯不用扶栏杆,腿有劲儿——身子舒服了,日子也顺了。实练到这一步,不用刻意练,日常走路、吃饭时,偶尔想一下“丹田的温乎气儿”,气脉就会慢慢顺,这是“炁养神”的自然效果。
•
□□13. 金光速现,覆护吾身
•
□□等练到熟了,不用特意念诀——要是突然吹了凉风觉得冷、开会前紧张心慌,赶紧想“丹田的温乎气儿”,手摸一下丹田,那股暖意会马上出来,像披了件贴身小棉袄裹着身子。这就是把“金光”变成了本能,随时护着自己。
•
□□这里要多说一句:传统修身里有人会说“覆护真人”,咱们普通人不用求这个,用“覆护吾身”就好。传统修身讲究“先调己,再帮人”,你自己都不舒服,怎么帮别人?先把自己的身心护好,能好好过日子、对家人好,这就够了。
•
收尾:道在平常,舒坦就好
•
□□历来传法者晚年多有感慨:“讲传统文化,从不是让大家当‘古人’,是让大家用老祖宗的法子,过好今天的日子。”这金光诀也一样,不是啥“神神叨叨的诀”,就是老祖宗传下来的“顺心窍诀”。
•
□□你别把它当迷信,也别当玄学,就把它当成每天喝的一杯温水、饿了吃的一碗白米饭——简单、实在、管用。念诀时择菜也行,坐地铁也行,等公交时默念两句也成,只要心定了、气顺了,就是真修身。
•
□□说到底,咱们活一辈子,求的不就是个身心舒坦?这诀子就是老祖宗给的顺心窍诀,别把它想玄了、想复杂了——好方法从来不在书本里,就在你吃饭睡觉、待人接物的平常里,你舒坦了,日子自然就顺了,这就是老祖宗想跟咱们说的实在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