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崔寒柏:终身临帖没必要,书法高妙之处在于字外功夫!

更新时间:2025-09-03 13:59  浏览量:4

崔寒柏:不用一辈子死磕临帖,想把字写好,还得靠“字外功夫”

提起学书法,不少人都觉得“得一辈子临帖才对”,但书法家崔寒柏却不这么说——他直言“终身临帖没必要,书法高妙之处在于字外功夫”。这话听着简单,其实把学书法的关键说透了,咱们用大白话掰扯掰扯。

首先得说,崔寒柏不是不让人临帖,反而觉得刚开始学书法,临帖是必须的。就像学开车得先练打方向盘、踩油门,学书法也得对着古帖练笔画、学结构,知道“横怎么写直、竖怎么写稳”,摸清古人写字的门道。

但他反对的是“死磕一辈子”——要是天天只盯着字帖抄,跟复印机似的追求“写得一模一样”,就算练十年二十年,写出来的字也只是“像古人的字”,没有自己的味道,顶多算个“书法工匠”,成不了真正的书法。

那啥是“字外功夫”?其实就是除了写字技巧之外的东西,比如你读过的书、见过的事、心里的想法。古人早说过“汝果欲学书,工夫在书外”,意思就是想学好书法,光练写字不够,还得在“字以外”下功夫。

举个例子,王羲之写《兰亭序》,为啥能成“天下第一行书”?不只是他笔画写得好,更因为当时他和朋友在河边喝酒聊天,心情特别畅快,把那种“天朗气清、朋友相聚”的舒服劲儿,全融进字里了。要是他没读过那么多书、没经历过这种惬意的场景,光靠死练技巧,写不出那种灵动又有味道的字。

再比如颜真卿,他的字看着特别大气、有骨气。这跟他本人的性格有关——他是个刚正不阿的人,安史之乱时还带兵打仗,心里装着国家和百姓。这种胸怀和经历,让他的字自带一股“硬气”,不是光靠临帖能学来的。

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字外功夫”也不难练。比如多看看诗词散文,读得多了,心里有了墨水,写起字来自然带点文雅劲儿;平时多出去走走,看看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知道啥是“美”,写字时就能不自觉地把这种美感融进去;甚至生活里的小事,比如跟人聊天的感悟、看电影的触动,这些能让你“心里有东西”的经历,都是“字外功夫”。

说白了,学书法就像做菜:临帖是学“怎么切菜、怎么开火”,是基础;但想让菜好吃,还得靠“放什么调料、用什么火候”,这就是“字外功夫”。

崔寒柏的话其实是提醒咱们:别光盯着字帖死练,多读书、多经历、多感受,让自己“心里有东西”,写出来的字才会有灵魂、有味道,这才是书法真正的妙处。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