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男子钓上大青鱼,竟能徒手从鱼喉抠出“鱼石”!难道练过硬功夫?
更新时间:2025-09-04 08:52 浏览量:5
青鱼吃螺蛳,全靠石帮忙!
体型越大的青鱼,体内都藏着一颗“鱼石”,这是它们用来“咀嚼”食物的利器。
2025年9月2日,河南一位钓鱼男子@老李爱钓鱼,发了一段“徒手取鱼石”的视频。看了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反正我是有点不太相信这位男子有这样的手劲,竟然能从一条大青鱼的体内,硬生生把“鱼石”给抠出来。
画面我给做成动图展示给大家:
有网友看后调侃:“这是练过九阴白骨爪吧?竟能徒手取石……”
事情到底是咋回事呢?我们一起看看。
视频中,河南这位钓友将手伸进大青鱼的喉咙部位,稍作摸索后,竟然徒手抠出一块看起来有点“不可名状”的物体,有点像一块骨头,上面沾满了鱼的黏液还有一些血渍。
经常钓鱼的人应该知道,男子从鱼嘴巴里抠出来的东西,就是传说中的“青鱼石”。
大家仔细看看男子手里拿着的那一团东西,是不是有点说不出的感觉。如果是条活鱼,这样“取石”的手法有点不太厚道。
但从视频可以看出,这条大青鱼应该已经死去一段时间,身上的鳞片已经有脱落的痕迹。鱼身甚至可能有点腐烂的迹象,否则钓鱼男子怎么能轻易抠出青鱼石。
见到这样一幕,网友们纷纷询问:“我以为只有牛有牛黄,狗有狗宝,没想到鱼还有鱼石!”“这得是多大的青鱼啊?”“这石头值钱吗?”
图:男子徒手抠鱼石(画面“太美”,不宜直接展示)
“鱼石”到底值不值钱,网络上众说纷纭。其实这玩意多少有点像玉石,对喜欢的人来说可能无价,但对不好这一口的人来说,可能一文不值。
单看大小和品相,市场上30 - 40克的青鱼石估计值几百块钱,70克以上的极品鱼石,价格可能飙到6000-8000元。不过这里有个知识点:鱼石湿重和干重差别很大,阴干后能保留湿重的60%-70%就算不错了。也就是说,刚抠出来看着挺大一块,晾干后可能缩水不少。
但男子掏出鱼石之后,好像并没有多少网友关心它的价值,而是好奇:
“徒手能把青鱼石取出来吗?”
不少网友对此都有点质疑。
一位辽宁网友称:你这么牛吗?我拿扁头螺丝刀都很难(把鱼石)撬下来!这位网友说得没错,青鱼的鱼石和身体相连,如果不借助工具,很难将其抠下来。
有人认为,这位钓鱼男子“徒手取石”的画面,可能经过剪辑。
要不就是,这名男子练过硬功夫?铁爪功还是九阴白骨爪?
玩笑归玩笑,要弄清这个问题,咱先要知道青鱼石到底是什么来头?
青鱼石,又是青鱼枕骨下方咽喉部位的一个角质增生物。它的主要作用是帮助青鱼压碎螺蛳、蚌类等硬壳食物。
这个增生物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随着青鱼的生长逐渐形成的。幼鱼阶段的青鱼并没有青鱼石,等到成年后,青鱼石慢慢长出,它们便开始食用螺蛳、蚌、蚬、蛤等水生生物,生长速度也随之加快。
可以说,鱼石就是青鱼身体的一部分。想用手把它抠下来,到底有没有可能性,我们来做一个科普。
直接回答:理论上可能,但极其困难! 视频里那位河南男子,要么是真的“练过硬功夫”,要么是他省略或剪辑了某些关键步骤。
下面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徒手取青鱼石”为什么这么难:
青鱼石的位置在青鱼喉部深处,它牢牢地嵌在软骨和肌肉组织之中,而不是松松地放在喉咙里。成年人的手指粗细有限,而大型青鱼的喉咙又深又滑。要想抠住那块石头,并把它抠下来,难度可想而知。
另外,青鱼石所处的位置光滑且牢固,基本上无处发力,这是最核心的难点。即使你的手指碰到了青鱼石,也根本使不上力。
再加上鱼石嵌入牢固,周围有软组织包裹固定,绝对不是一抠就掉的。它需要被撬下来,而不是抠下来。通常,人们会用勺子柄、一字螺丝刀、专用撬棒等薄而坚硬的工具,先伸进去卡住青鱼石的边缘,然后利用杠杆原理,用力且小心地将其从附着的软骨上撬下来。
单单用手指抠,要把它抠下来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这名男子确实得了某种真传,练过功夫,手指力量很大;二是这条青鱼的身体由于高温已经腐烂,鱼石脱离了肌肉组织。
否则,基本不太可能用手就把它给轻松拿出来。
巨型青鱼的鱼石,在玩家手里被视为珍品,它经过处理阴干后的青鱼石晶莹剔透,如翠似玉,色泽诱人,常被制作成挂件或饰品。
但取出青鱼石的过程,以及后续的处理过程非常关键,一旦操作不当,很容易前功尽弃。
刚取出的青鱼石含有大量水分,需要放在阴凉、无风、避光、干燥的地方自然阴干约半月以上。切记不可晒干、吹干或烘干,否则青鱼石会因快速脱水而产生裂纹。
阴干后的青鱼石,需要进行打磨,才能呈现出晶莹剔透的感觉。同时还需要用矿物油或橄榄油浸泡10天左右,这样可以防止其开裂和滋生霉菌。
青鱼石之所以备受关注,主要是因为它的观赏价值和民间传说。
在民间,青鱼石被称为“鱼惊石”,人们认为佩戴它有驱凶避邪、防小孩惊吓的作用,但这些说法尚无科学依据。
最后,抛出一个问题:大家认为男子徒手取鱼石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