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市老板揭秘黄杨涨价原因:不是漫天要价,是这功夫太费人
更新时间:2025-09-04 00:13 浏览量:5
前阵子陪朋友去花市,他想买盆黄杨盆景放书房,结果问了两家店,价格都比去年他打听的贵了一截。
朋友挠着头说:“这黄杨咋还一年比一年贵?” 正好旁边摆摊的张老板是个老盆景人,听见了就笑着接话:“小伙子,你别看这黄杨不起眼,养它可费功夫了,贵有贵的道理。”
张老板的摊位上摆着几盆小棵黄杨,叶子绿油油的,枝干看着有点弯弯曲曲,却透着股精神劲儿。
《天工开物》
他说自己养黄杨快二十年了,最早开始养的时候,一盆普通的黄杨也就百十来块,现在稍微成型的,没有千八百拿不下来。“你知道‘天工开物’不?” 张老板忽然提了一嘴,“就是广东那位韩会长的老黄杨,350 岁的桩子,2008 年就卖了 800 万,现在这样的老桩,有钱都难寻。”
我和朋友都听愣了,张老板又指着摊位上一盆半大的黄杨说:“你们看这盆,我养了快十年了。黄杨这东西长得慢,清代有本书里写,它一年就长一寸,赶上闰年还往回缩,你说要养出这么个能做盆景的样子,得等多少年?” 他说,养黄杨不光要等时间,还得天天操心 —— 浇水多了怕烂根,少了怕干死,冬天得搬回屋里防冻,夏天要遮阴防暴晒,有时候修剪枝条,一剪子错了,之前的功夫就全白费。“光时间和精力成本,就比别的花高多了,价格能低吗?”
后来我又去花市,特意绕到张老板的摊位,看见他正拿着小剪子给一盆黄杨修枝。他说每盆黄杨的造型都不一样,就像每个人的长相,“你看这盆,枝干有点斜,我就顺着它的长势,修成了‘临水式’,看着像长在水边的老树;旁边那盆枝干直一点,就留了几枝细条,显得灵透。” 他说这些造型全靠自己琢磨,同样的黄杨,换个人修,出来的味道就不一样,“机器做不出这感觉,每盆都是独一份的,你说它能不贵吗?”
朋友后来还是买了盆小棵黄杨,放在书房里。过了半年我去他家,看见那盆黄杨还是老样子,叶子没掉几片,枝干也没乱长。
朋友说:“之前买过一盆榕树盆景,长得太快,没半年枝条就乱得不行,最后只能扔了。这黄杨倒好,不用总修剪,看着还越来越有味道。” 张老板之前也说过,黄杨木头硬,定了型就不容易变,只要好好养,能活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年头越久,那股古朴的劲儿越足,“就像老家具似的,越放越值钱,买回去不亏。”
现在小区里养黄杨的人也越来越多,楼下王阿姨就养了一盆,说老辈人讲 “家有黄杨,世代栋梁”,寓意好,放家里还显格调。她还说,之前邻居看见她的黄杨好看,也跟着去买,现在小区里好几户都摆上了黄杨。
张老板说,这就是市场规律 —— 喜欢的人多了,买的人就多,价格自然就涨,“而且越涨关注的人越多,慢慢就形成了循环,黄杨的热度就降不下来了。”
前几天再去花市,张老板的摊位上又多了两盆新养的黄杨,他说这是给老客户留的,已经有人预定了。看着那些绿油油的黄杨,我忽然觉得,它们贵的不只是价格,更是背后那些养花人的时间、心思,还有那种能陪着人慢慢过日子的踏实感 —— 不像有些花,开一季就谢了,黄杨能安安稳稳地待在那儿,一年又一年,越看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