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站为该正规票务导购网站,提供红剧场票务中心正规的购票信息展示。
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演出资讯  > 综艺戏曲

发展浪漫经济要在五个“新”上下功夫

更新时间:2025-09-01 17:14  浏览量:4

踩“步步糕”、共签喜扇、手挽手走红毯……8月29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也是婚姻登记实现“全国通办”后迎来的首个七夕。当天,南京玄武湖“甜度爆表”,位于景区内的玄武区婚姻登记处,为新人们打造了仪式感满满的领证仪式,让中国式浪漫在山水城林间梦幻上演。(8月30日 《现代快报》)

七夕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在全国许多城市,今年七夕的浪漫氛围更是“拉满”。不管是形式多样的领证仪式,还是为青年举行的各种交友联谊活动,又或是商家铆足劲打出的节日营销,其实都是“浪漫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

浪漫是一座城市的气质,也是一种可以转化为消费动能的经济业态。当“浪漫”不再只是诗意的形容,而是成为消费升级的新赛道,城市发展便多了一抹温度与色彩。这就需要我们思考,如何把浪漫经济做强做大?关键要在五个“新”上下功夫:新场景、新渠道、新概念、新体验、新营销。

要用新场景打开想象力。浪漫经济的核心,是创造独特的情境感与氛围感。只有场景足够动人,浪漫才能被看见、被感知、被消费。无论是七夕夜晚的灯光秀、城市地标的艺术装置,还是婚恋仪式的公共空间,都在告诉我们,浪漫经济不是虚无缥缈的情绪,而是能够通过可触可感的场景转化为真实的消费行为。谁能提供更多元、更新颖的浪漫场景,谁就能在浪漫经济的竞争中占得先机。

要以新渠道拓展消费半径。浪漫经济不应局限于线下景观与节庆活动,还要借助数字化手段延伸触角。社交媒体的传播、短视频的分享、线上平台的预约,都能让浪漫的触感从现场延伸到远方。特别是在跨境消费、沉浸式文旅的新趋势下,线上线下渠道的深度融合,将为浪漫经济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要用新概念强化市场认同。浪漫经济不仅仅是鲜花与约会,其内涵远比想象丰富。可以是“爱情文化”,也可以是“幸福产业”;既承载年轻人的情感需求,也映照家庭的温暖与社会的关怀。将浪漫概念从单一消费升级为“美好生活方式”,既能扩大受众认同感,也能让浪漫经济摆脱“一阵风”的短暂效应,真正沉淀为城市的文化名片。

要靠新体验留住消费黏性。浪漫经济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体验的竞争。一段难忘的体验,能转化为口碑与复购,形成可持续的消费循环。无论是沉浸式剧场的代入感,还是婚恋活动的仪式感,抑或是节庆经济的参与感,都是浪漫经济的核心价值。体验越真实,浪漫越长久;体验越独特,消费越持续。

要以新营销放大传播效应。浪漫经济本身自带“可传播性”,但如何讲好故事、放大情绪共鸣,考验的是营销的智慧。一个走心的宣传语、一场互动感强的主题活动、一次跨界联动,都可能成为浪漫经济的引爆点。营销不仅是吸引眼球,更是构建文化符号,让浪漫与城市形象深度绑定,使浪漫消费成为一种身份认同和情感归属。

发展浪漫经济是顺应消费升级、文化需求与产业融合的大势所趋。浪漫经济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既可以串联起山海景观、城市地标,也可以激活餐饮、婚恋、旅游等多元业态;既是人们情感的寄托,也是城市竞争力的体现。

浪漫不是奢侈,而是幸福生活的刚需。发展浪漫经济,抢占消费升级新赛道,在“五新”上下功夫、做文章,浪漫经济就能从一时的热闹,走向长久的繁荣。城市因浪漫更有温度,经济因浪漫更具活力,生活因浪漫更值得向往。(孙维国)

场馆介绍
红剧场,原为崇文区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天创国际演艺”投入红剧场巨资改造剧场,使得观赏条件彻底改善,仅在剧场外观的制作与包装上,就使用了80多吨钢材。这个下了大成本引进了灯光和舞台硬件的剧场希望带来强烈的... ... 更多介绍
场馆地图
崇文区幸福大街44号
乘6路、8路、34路、35路、36路、41路、60路、116路、705路、707路、743
红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