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年苦功夫,这款Top1手游能扎根全球吗?
更新时间:2025-08-30 20:31 浏览量:2
在前不久的“微博文化之夜”上,腾讯的《王者荣耀》国际版(Honor of Kings,以下简称HoK)与《哪吒2》、宇树机器人、阅文集团、《藏海传》等不同领域的文化代表共同入围“年度文化出海影响力事件”奖项,并被主办方特别称为“出海游戏标杆”,认可其在全球市场中的表现。
作为数字文化出海的重要尝试之一,HoK正通过游戏载体在全球市场进行探索。其将游戏产业价值与中华文化内涵相结合的实践,成为观察中国数字IP出海路径的一个新鲜案例。
自2023年首度登陆巴西以来,HoK在过去两年间逐渐成为海外社交媒体上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海外用户开始接触并关注这款来自中国的手游作品,玩家们基于多样的原因被它吸引——刺激的竞技规则、惊喜的IP联动、流畅的游戏手感、极高的艺术水准……在不同语言的社媒评论中,你总能看到这些因素被提及。
我们常说,头部游戏产品既是行业趋势的参与者,也是风向的塑造者。而在百舸争流之际,《王者荣耀》这位手游“老大哥”的全球化征程做了哪些努力?又取得了什么成绩?更宏观来看,它背后的历程向行业揭示了怎样的出海新格局?
一、国民手游也得“入乡随俗”
一年时间,在瞬息万变的游戏行业意味着什么?对于HoK而言,这是一段从零开始的故事。没有一蹴而就的“全球第一”,有的是一款国民级游戏在全球手游竞技版图上潜心耕耘、步步为营的旅程。
今年已经是《王者荣耀》的第十年,但直到去年,它才真正开始进行全球出海。时隔如此之久,让不少人还误以为腾讯暂时搁置了海外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由于国际市场环境和国内的巨大差异,让腾讯不得不重视任何层面的潜在情况。
市场环境与基础设施的差异,始终是游戏出海布局中审慎考量的关键因素。海外竞技手游的普及率相对较低,智能设备、网络硬件等因素带来的影响也不小。这些现实因素,往往促使出海产品在技术策略上做出针对性调整,例如主动调低配置标准、适配中低端机型,以此触达目标用户群体,这也可以看出不同市场之间的现实差距。
面对这类技术层面的挑战,HoK也拿出了自己的解决之道,但更多是从优化的角度入手。要知道,《王者荣耀》在过去引领了MOBA品类的多项技术创新,像是初始包体压缩、不停机更新和画面帧率优化等等,这些经验大多都被HoK很好地继承了下来,逐步应用到不同的市场中去。
跨越硬件差异是”内功“的基石,但真正的考验在于“攻其心智”。全球移动端游戏市场的扩张在 2024 年已经进入弱增量态势,如何让玩家,特别是那些对MOBA尚感陌生或已有习惯偏好的用户,愿意驻足尝试并爱上这款游戏?
在这一点上,HoK也深谙其道——并非是一味地继承《王者荣耀》的资产,它在本地化适配上下足了“攻心”的功夫, 走出一条以深度文化共鸣和社区情感连接为导向的新路径。
一方面,HoK会充分学习贯通本地文化,推出融合当地特色的定制内容。在巴西,他们推出了充满南美风情的皮肤“姬小满-战舞”,而在国际服正式上线之际,他们还设计了专属英雄卢雅那,融入拉美跑酷元素与本地传说故事,同时提炼跨越文化背景的精神内核引发全球玩家共鸣;
而就在不久前,HoK还上线了“甄姬-金山公主”, 其服饰和背景则是融入了马来西亚文化以及当地的国花木槿花,从细节处传递文化尊重。这些高度契合本地审美与情感认同的内容,赢得了众多玩家的由衷认可。
除了视觉画面的在地化,“声音”同样成为打动玩家的关键媒介。HoK还会邀请各地知名的配音演员参与配音,甚至融入了本地俚语;与此同时,团队还在各区域市场设立本地化官网、社交账号及内容推送体系,以真正“本地人”的方式实现与玩家沟通。
很多人会认为这类简单的“转译”不算投入巨大,但也正是这些小细节,能让玩家感受到被看见、被尊重。要知道国际服的玩家大多来自不同文化,当听到自己熟悉的表达时,大家都会产生共鸣,相互交流之下,彼此也更有感触。
当玩家听到熟悉的语音、看到地道的表达,所产生的共鸣远超出语言翻译本身。
当然,HoK的文化输出策略并非单向迎合,而是一场润物无声的对话融合。它既充分尊重本地文化,也积极将中国传统文化以当代化、国际化的语言重新诠释。
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王者与亚马逊和Blur工作室(曾制作《爱,死亡与机器人》)合作推出的王者荣耀IP动画短片《万物之道》。在西方科幻设定的外壳之下,该片却以“围棋”这一极具中国智慧的符号,向世界传递了“决定论”与“人定胜天”这样的东方思辨主题。
片中融入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园林式的门洞、传统木雕工艺和东方纹饰等,借助Blur工作室的高水准制作呈现出来。影片播出后,单集在IMDb的评分为7.4,在整个系列15部剧集中排名第四,很多海外观众都对这一文化形式印象深刻。
从这儿就能发现,借助HoK出海的契机,《王者荣耀》这款早已在国内获得现象级成功的产品,正在全球范围内打开新的局面。而它之所以能收获海外用户的认可,正是因为这些扎扎实实的适配工作,让游戏本身与它所承载的多元文化渗透到全球玩家的体验之中。
这些看不见的“软实力”,让一款游戏跨越地域,走进人心。
二、步步为营,扎根世界
HoK在全球生态上的发力其实并不突然,而且在我看来,发力时机也挺有门道。甚至站在更宏观的视角下,你会发现《王者荣耀》出海的每一个节点都顺应了当时的市场趋势。
在2023年3月,腾讯选择将HoK带去了巴西,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游戏还未正式上线,当地预注册玩家规模已经突破200万。上线仅一周后,注册玩家数量就轻松突破百万大关,并登顶当地免费榜。
之所以将巴西列为第一站,此前团队曾做过一次解释:巴西是竞技手游的新兴市场,当地的直播、电竞文化都在飞速发展,令人印象深刻。也正因如此,当时HoK发布的多条CG都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其中《你好,巴西》仅在YouTube平台播放量就超过230万,后续以云缨、澜等英雄为主题的CG也吸引了众多巴西玩家的关注和好评。
巴西的成功,如同一颗投入池塘的石子,涟漪迅速扩散至全球。经此试点, HoK在国际市场积累起了声量,海外社群中也开始出现“催开服”的声音。“什么时候来北美?”“快来菲律宾吧!”的呼声,如春笋般在各个社区不断涌现。
在这个时候,HoK的全球上线成了自然而然的下一步。
真正推行多国上线的时候,反响究竟如何呢?从当时的X(原Twitter)、YouTube等平台上就能看到一番热闹景象:游戏话题里每个人都在踊跃发言,其中既有专业主播KOL、电竞选手试玩,也有普通的玩家自发做起梗图,表达着对探索“新大陆”的热情。
这股由玩家主导的热潮,直观宣告了HoK已经顺利跨越了出海的第一道关键门槛——“打响知名度”,成功在全球玩家心智中刻下印记。
游戏上线后的成绩也证实了这一点:跻身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iOS免费榜前十,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重点市场稳居畅销前十,也是当月东南亚下载量涨幅最大的MOBA游戏。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上线的第二个月,HoK的全球注册用户数便超过5000万,从这一体量来看算是进入大DAU产品行列了。
一个庞大的国际玩家社群,就此蔚然成林。
如此海量的活跃玩家基础,为HoK构建全球性的竞技生态提供了坚实的土壤。 随着游戏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玩家社群日益壮大,职业赛事体系的建设也水到渠成。
事实上, 许多海外电竞选手早已对HoK的竞技内容抱有很高的兴趣,据说在国际测试服关闭后,一些海外玩家甚至顶着300+的高延迟坚持征战国服。如今,随着全球电竞计划的正式启动,HoK正在系统性地将这份热情转化为可持续的赛事生态。
今年3月初,《王者荣耀》国际赛事体系正式亮相,全球生态被清晰地划分为三大板块,每一环都颇具看点:顶层是三大全球顶级赛事——涵盖洲际邀请赛、电竞世界杯和世界冠军杯;中层为覆盖多区域的地区联赛;下层则包含了公开赛系列与全球高校赛事。
这一框架不仅展现出雄心,更体现出对成熟模式的理解——基于国内KPL职业赛事9年积累的成功经验,王者荣耀国际赛事体系从组织、运营到传播,都具备了高起点、系统化的特征。
显然,HoK如今的全球电竞生态已经算是“五脏俱全”了。但凭借《王者荣耀》过去的赛事经验和产品实力,相信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也不是难事,关键是,有没有人愿意参与进来,让这个生态具有可持续的活力?
从目前的进展来看,答案似乎是肯定的。
迄今为止,HoK已先后在全球各地举行6次国际赛事,7大区域职业联赛,有超过50支全球战队活跃于游戏的职业联赛体系中,职业选手数量突破300人,新鲜血液源源不断。
更直观的是观赛数据:在7月刚结束的电竞世界杯(KWC)中,HoK项目的峰值观赛人数接近65万,在所有项目中高居第四,显示出国际观众对其竞技内容日益浓厚的兴趣。
而实际上,受《王者荣耀》电竞影响的远不止赛事本身,随着越来越多的海外选手加入,他们中的许多人开始透过游戏对背后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兴趣与好奇。比如去年芈月的皮影戏联动皮肤“浮光幕影”就“硬控”过一众老外,将华县皮影戏这一非遗技艺推向世界。
在新赛季和联动皮肤之外,官方还尝试以更轻巧的方式促进文化交融。例如近期开展的“海外农友中国行”特别活动,就以真人秀综艺的形式中外选手共同探访成都、苏州等历史名城,一边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一边完成1v1对局、中文传话等花式挑战。中国文化的魅力以一种真实、轻松且充满共鸣的方式,呈现在全球观众面前。
一年的时间,对HoK乃至任何一款产品来说都只是一个开始,尤其MOBA这样极度依赖生态培育的品类,未来注定是一场需要耐心与策略的远征。
但同样是在这一年里,HoK逐渐褪去“舶来品”的陌生感,成长为能够在不同地区玩家社区中扎根、稳步积累影响力的游戏品牌。它正以一种看得见的速度,在世界各地悄然发芽、生生不息。
三、全球化“长跑”还在继续
近两年,国产游戏出海势头越来越猛,就连政策层面也在鼓励厂商迈开脚步、走向全球。市场渐入深水区的同时,“高质量出海”成了很多国内厂商的重头戏,这不仅意味着产品要够好,也对发行和本地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这两点,在HoK的出海实践中,都看得格外清晰。
一方面,尽管已运营十年,《王者荣耀》仍在不断推出新英雄、新内容,持续借助跨界联动来巩固自己的文化根基。最近,王者与阅文集团现象级IP《诡秘之主》达成战略合作,在国内引发热议;而后又双双入围“年度文化出海影响力事件”,在官方层面获得了认可。
不难想象这场强强联手,后续会为IP出海注入新的战略价值与文化势能。
更重要的是,《王者荣耀》提供的丰富内容叙事、多元策略玩法、活跃社交氛围,都是被国内亿万玩家所认可的核心体验,恰恰也是全球MOBA玩家共同追求的内容。HoK正是站在这样的高起点上,从产品内容、文化表达和电竞赛事三个方向努力,一步步赢得海外玩家更深层次的认同。
另一方面,从发行上看,HoK每进入一个新市场,都不止于“文本翻译”的范畴,更致力于实现“用户链接的翻译”。无论是深度本地化的内容策划,以更精准的方式触达不同市场的玩家;还是陆续在亚洲几个重点市场开展了地区联赛,从侧面证明了游戏的全球电竞氛围并不薄弱,持续提升国际影响力。
只是必须承认,相对于文化环境较为接近的亚洲市场,《王者荣耀》在欧美地区的推进并不顺利,如何提升欧美玩家对MOBA手游的接受度,将是腾讯未来一段时间去应对的挑战。
目前《王者荣耀》在上述几个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也借助此次全球布局明确了其发展路径。有了清晰的方向,接下来能否在执行中扎实落地,我想未来才会有答案。
不过,鉴于王者IP巨大的影响力,它能出的招还有很多:一是借助文化认同持续聚拢海外华人玩家,把“中国味”做成独特的吸引力;二是加大与国际头部IP的跨界联动,借势实现快速破圈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三是在电竞方面,或许可以进一步借鉴国内成熟的KPL体系并逐步移植海外,构建真正全球化的电竞生态。
当然,现在谈过于宏大的蓝图或许还稍早,但随着HoK持续在海外开疆拓土,王者IP的全球化战略布局也将逐渐清晰。到那时,一个真正具有全球影响力、承载中国文化表达、并能引领电竞浪潮的超级IP,或许就将呈现在世界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