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和拳,本就是一家子
更新时间:2025-08-28 14:37 浏览量:2
楼下陈师傅的秘诀
前几天瞅见楼下陈师傅站完桩打拳,那叫一个得劲儿——看着稳稳当当的,动起来又灵得很。我凑过去问:“陈师傅,您这本事咋练的?”老爷子咧嘴笑:“简单,站桩时想着打拳的劲儿,打拳时记着站桩的稳。”
别把桩和拳拆成两半练
听着容易,真上手才知道难。多少人站桩就盯着表数“还有几分钟”,打拳就对着镜子瞅“动作够不够靓”。结果呢?站桩站成了罚站,打拳打成了广播体操,练了三年五年,还是老样子,白瞎功夫。
桩和拳,不分家
其实啊,桩和拳压根是一家子,分不得。
你看那些老拳师站桩,表面没动,浑身的劲儿却在慢慢转,脑子里能感觉到胳膊腿、骨头缝都在使劲;打拳时看着行云流水,其实每一步都跟钉在地上似的,转个身都带着站桩的稳当。
于师叔跟我说过个比方,特实在:“站桩就跟存钱似的,拳就像花钱。光存不花,钱搁着没用;光花不存,早晚花光。”话糙理不糙,练拳也这理。
咋让桩和拳拧成一股绳?
说说我的体会:
站桩别跟罚站似的杵着,试试想想要打拳,感觉劲儿往哪儿走。膝盖弯点儿,不是摆造型,是得找到“随时能蹿出去”的劲儿;腰杆挺直,不是硬撑,得像拉满的弓,憋着股劲儿。
打拳也别光顾着划圈圈,每一招都问问自己:这姿势能突然定住三秒不?换动作时,重心晃没晃?出拳那下,劲儿是不是从脚底下攒上来的?
功夫藏在“难”里,也藏在“悟”里
有人说这太难。确实不容易,但功夫就藏在这“难”里。
就跟学骑车似的,刚开始俩轮子总晃,摔几次就顺了,不用想咋蹬,车自己就稳了。
前阵子电视上看阅兵演练,兵哥哥踢正步,上半身稳得像钉那儿,下半身咔咔往前挪,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动里头藏着静”?咱练太极,求的不就是这感觉?
说到底,就一个“整”字
太极不是耍花架子,是让浑身零件能一块儿使劲。桩是地基,拳是盖楼;没地基盖不稳,光有地基不盖楼,也白搭。俩玩意儿本就是正反面,缺一个都不行。
下次站桩,试试想着打拳;打拳时,别忘了站桩的稳。日子长了就发现:哦,原来桩就是拳,拳就是桩,压根没分家。
功夫这事儿,说白了就一个“整”字。浑身劲儿往一块儿使就管用,散了就白搭。桩和拳凑一块儿,才是太极的真意思。